新建文本文档 (6)
=====人们对于物质运动的观念应该更新了=====
时至今日,人们仍认为具有质量的物体的运动可分为两种状态-----运动和静止,而物
体的运动速度是这个物体的固有属性。现在我要宣布,对于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来说,这个
观念已太过陈旧,现在是抛弃它的时候了。为什么说它陈旧,又有什么新的理论可以代替
它,且听我慢慢道来。
【地默零】
我们作为生物个体,自从有意识以来就生活在地球表面。我们的身体在我们的整个生命
历程中都是和地球表面的运动状态一致或近似一致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目光所及的大部分
物体也都是和地球表面的速度是一样的,从而也给人的感觉是静止的。这样,地球表面所在
的惯性系实际上成为了一个天然的参照系,一切物体的运动都可以用这个天然的参照系来衡
量。也就是说,我们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时,首先默认地球的速度是零,以地球的速
度为原点,一个物体的运动速度和这个原点的差异越大,我们就认为它的速度越大,反之亦
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这样一种运动观:世界上的一切物体都有一个固有的速度,这个速
度是这个物体的一个固有属性。下文中,这种运动观被称为“地默零”-----也就是“地球
的默认速度是零”的简称。
如果要用概括性的语言描述地默零,我们可以这样说:观察者把地球所在的惯性系当成
了绝对参照系,把物体在这个绝对参照系中的速度当成了这个物体的一个固有的属性。
【我们观察到的物体的运动状态因参照系的不同而不同】
然而正如我们所知,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所在的惯性系也是在不断地变化中
的。一个总是变来变去的东西怎么可以作为参考标准呢?而且宇宙空间中存在着那么多的星
球,彼此的运动状态并不一样,凭什么以地球所在的惯性系为绝对参照系,而不是以其他的
什么惯性系作为绝对参照系呢?
为了更好地描述上面这个疑问,我们大家可以来想象这样的一个场景:在某处空间存在
着两个不同运动状态的行星,我们给他们编号为1号和2号,在这两个行星上分别有甲、乙两
个观察者。这两个行星附近的空间里存在着一个体积巨大的在两个行星上都能看得见的飞
船,这个飞船本来是在1号行星所在的轨道上运行的,在某一时刻,这两个行星近距离地相
遇而后又继续沿着各自的路线运行下去。同时,前述的飞船利用这个机会改变了自己的运动
状态,从1号行星轨道切换到了2号行星所在的轨道。对于这一个变轨动作,1号星上的甲有
如下记录:以前挂在天空中静止不动的那个飞船,突然加速追上了2号星,并且和2号星一起
飞行。2号星上的乙观察到的现象是:原来和1号星一起飞的那个飞船,突然减速到静止状
态,挂在天空中一动不动。
你看,对于同一个变轨现象,甲和乙分别以各自所在的惯性系观察,产生了两个不同的
结果。那么哪一个才是正确的呢?我们应该采取哪一个说法作为这一事件的记录呢?假如2
号星是地球,无疑我们将使用地默零来描述这一事件。但是1号星上的观察者会使用地默零
吗?显然不会,因为他们也有他们的1默零。那怎么办?我们应该为捍卫我们的地默零向1号
行星开战吗?即使我们在这场战争中胜利了,那宇宙空间中还有第三个、第四个直至无穷多
的处于不同的惯性系的观察者呢,他们也会有不同于我们的观察结果,而且他们也准备
人们对于物质运动的观念应该更新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