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石山寻古
乌石山寻古
阅览《乌石山志》,观图索句,诌扯成篇,不敢称“怀古,怡”
笑世人,愧颜先贤。
补天遗石屹山巅,何故射乌问九仙?
坐诵华严霹雳擘,台铭般若掣风旋。
南涧松涛净光塔,东霄鹤影势冲天。
薛老峰前双石梦,三贤庙里显刚虔。
天章程篆书沧海,亭侧曾碑奏瀛弦。
文韵晦翁福坪邈,武威鹏举寇倭湮。
济世泛舟引朱薯,悯农倚栈望耕田。
鬼谷吕公增邑胜,题诗历历镌崖岩。
丁酉年辛亥月癸亥日
赋闲月整,拙于福州
【注释】
题首:乌石山游思。景点“乌石山。福州自古别称” "三山",城
中于山、乌石山、屏山三山鼎立,乌石山尤为著名。乌石
山又称乌山,相传汉代何氏九仙于重阳节登乌山揽胜,引
弓射乌,故又称"射乌山"。唐天宝八年(749 年),唐玄宗敕
名为"闽山"。宋代熙宁年间,郡守程师孟又以此山可与道家
蓬莱、方丈、瀛洲相比,便改其名为"道山"。
福州乌山历史风貌区
第 1 句:补天遗石屹山巅。景点“百炼石。乌山,有” “三十六
奇观”之称,怪石嶙峋,树木参天,曲径幽深,摩崖石刻累
累。“石天景区,”(南宋)李弥逊题“女娲补天余,坠此百炼
石。”
石天景区
李弥逊诗句“女娲补天余,坠此百炼石”
第 2 句:何故射乌问九仙?名称“射乌山,人物” “何九仙。何”
氏九仙君是福建传统民间信仰之一。传说元始天尊(道教
最高神三清之一)衍化世间万物的九股真气,归聚成形为
九真奉元无上圣莲,收归座下。汉武帝时,元始天尊神游
玉京山,拨云扫雾,俯视人间,因见闽处南蛮,教化未
开,山深林密,刀耕火种,缺医少药,顿生恻隐,有心度
化。座下九真圣莲心意相通,顿时化为仙真之形,降临闽
郡太守何侯之家。何氏九仙于重阳节登乌山揽胜,引弓射
乌,故乌山又称"射乌山"。何氏九仙何故在乌山引弓射乱
鸦,不得而知。何氏九仙在兴化湖边,度化九鲤,遂驾鲤
升天,留有仙游“九鲤湖。得到元始天尊敕示,九仙君领命”
下凡,至石竹山再行潜修,以梦点化世人,留有福清“石竹
祈梦。”
何氏九仙君
鸦浴池
仙游九鲤湖
石竹祈梦
第 3 句:坐诵华严霹雳擘。景点“霹雳岩。”《神解记》载:唐
嗣圣十八年,有僧持《华严经》于此,一夕雷雨大作,劈
石为巨室,僧遂宴坐其间。霹雳岩由此得名。宋熙宁初,
郡守程师孟题“霹雳岩”三字楷书于石上。
霹雳岩
第 4 句:台铭般若掣风旋。摩崖“般若台铭。唐朝的著作郎”
兼监察御史李贡根据传说建“般若台,唐大历七年向著名书”
法家李阳冰讨得“般若台铭”墨宝后勒于石上。李阳冰,唐代
文学家、书法家,富文词、工篆书,师从李斯《峄山碑》,
以篆学名世,精工小篆,圆淳瘦劲,被誉为李斯后小篆第
一人;李白族叔,主编李白诗集《草堂集》并为序。“般若
台铭”篆书石刻,是我国仅存的四块李阳冰篆书碑文之一,
具有极为宝贵的文物价值。
般若台铭
第 5 句:南涧松涛净光塔。景点“乌塔,”
乌石山寻古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