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政党会党朋党 朋党·政党·革命党.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政党会党朋党 朋党·政党·革命党.doc政党会党朋党 朋党·政党·革命党
党,是当代中国政治术语中使用最频繁的一个词。党字的历史悠久,但今天人们几乎言不离口的党字,与古代的党字内容大不相同。古代作为术语的党,主要是指朋党,而今天的党,则指政党或有别于一般政党的革命党。党字内涵的变化,正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重要表现之一。党字何时出现难以确定。汉代的《说文解字》解释党字本义是不鲜明,这大约是最原始的理解,与后来的原义似乎没有多少联系,其间的变化有待考证,但至少在商周时期,党已经成为地域或血缘关系形成的集体或团体的代称。当时500家为一党,是类似后来的村那样的基层单位。由于先民聚族而居,所以父兄宗族又称乡党。那时的人们出生即入党,不能自愿加入,也不能自愿退出,无需介绍人,也不用交费,但是却有义务和权利的束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因为利害相通,所以同党之内有相互庇徇的义务和习惯,近似于互相包庇。孔夫子曾经倡导父为子隐,子为父隐,这在今天看来完全不合乎法治社会的行为规范,但在当时,却一定是孔夫子一党的模范行为。这样徇私情的党,想必坚决主张党同伐异—同党相庇护,异党相攻伐。这自然会导致人们形成党附的观念,结成团伙,以便寻求保护。可见党字本意带有偏私的成分。这样徇私的党一定导致枉法,带来社会的不安定,自然也使正直之士忧心仲仲。远古的知识分子宣传“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这只是理想主义,现实的社会始终是有偏有党,而且愈演愈烈。随着社会发展,人际交往逐渐扩大范围、增加频度,在地域、血缘形成的党之外,人们又有新的分化组合,其中同一师门的同学称为朋,志同道合者称为友。正如同党相庇一样,同一门派的朋也讲究互相庇护,称为朋比。朋比和党附,是人际关系复杂化,互相斗争越来越多的必然结果。这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在政治中自然会有更激烈的表现,所以到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朋党一词。这说明政治斗争中已经广泛出现了成型的派别团体。朋和党两个概念各自独立的时候,并不大含贬意。这大约是因为朋或党的活动范围主要是老百姓的日常劳作和生活,虽然有朋比,有党附,有徇私枉法,有党同伐异,不一定讲求全社会统一的公道,但人人有分,习惯成自然,并不特别为人们所厌恶。可是朋与党合二为一成为朋党之后,却自出现之初就完全是贬意,而且有恶谥的味道。因为不论什么人,一旦被戴上朋党的帽子,就成为君王侧目的宗派主义分子,很有杀头的危险。据说“孔夫子于乡党,恂恂如也”,而且他坚持认为乡党内部可以徇私情互相包庇,但在政治斗争中,他却反对拉帮结派,结党营私,主张“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颇有温吞水和老好人的味道。这种不党主义虽然与实际的政治斗争情况大相径庭,却一直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政治理论。理论上的不党和事实上的不能不党,是传统中国政治文化的一大特色。政治斗争必然形成派别,这是古今中外概莫能免的政治规律。同一派别结成团体或团伙,当然可以比较容易地制胜一盘散沙的政敌,有利于推行自己的政策和策略,所以不但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而且党也是政策和策略的生命。但是这种派别政治容易导致政客团体的势力膨胀,从而威胁到君主的权力和地位,所以历来受到君主的反对。君主一方面操纵和利用不同派别,一方面却要抑制政治派别,不使它过分发达,所以朋党理论或者说是不党主义,就成为君王随时可以扼杀政治派别的杀手锏。但不论君王如何厌恶,政客还是需要拉帮结派,

政党会党朋党 朋党·政党·革命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ily8501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1-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