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写话怎样教学?
三百卷生
我的体会是,始终把“对写话有兴趣”放在首位,决不能因为自己写话教学的失误使孩子害怕写话。牢记:要体谅学生写话的困难,不妨把自己的期望放低一些,把对学生的要求放低一些,使每一位学生都体验到写话的成功。
在具体操作上:
先多多说说多交流自己想写什么,从同伴的所说中开阔思路,选好自己要写的内容;
先说后写,多说少写,能写多少就写多少;
写的内容少一些限制,课本里的练习内容可以写,写不出来可以写自己能写的,还可以写自己听到别人说的。这是开发课程资源啊,也是尊重学生的差异。
老师评改重要,但是学生的交流展示更重要。随时写,及时交流,及时评价,肯定成功,肯定每一位学生。提倡学生把自己的写话贴出来,组织互相看一看,互相评一评,提出问题,讨论讨论,老师也参与其中。这就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建立习作档案袋,写话本就是这种档案袋。让学生把自己写的草稿保留在写话本里,写上“草稿”二字。这样做可以反映学生写话的过程,反映出他努力的情况。这是“课标”里专门谈到的。
6.写话考试可以展示自己写得最好的习作,展示自己的写话档案袋,不再另外考试。就是专门考试,也要给孩子留下空间,让孩子爱写,有话想说,有话可写。可以多出几道题,还可以写试题规定之外的内容。看看“课标”,就知道应该怎样考习作了。
小学生初学写作的三个放开
作者:人教网小语论坛紫色偶然儿
小学生初学写作,就像刚学步的孩子,走得摇摇晃晃,颤颤巍巍,甚至摔跤,但父母总是大胆放手,不断鼓励,终于孩子会走了,并且走得稳稳当当。如果我们的老师能像父母呵护刚学走路的孩子一样,学生就都会作文,也都愿意作文了。但事实上,我们的老师在学生作文刚起步时就设置了很多的障碍,提出很多的要求,结果学生越写越不会写,越写越不愿意写。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形成的思维定势,对“好作文”定了很多条条框框的约束,恰恰忽视了学生的性情、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智力水平。结果,由于人为地拔高,不断地限制,作文越教越死,学生越学越怕。
实际上,小学阶段,应大胆地“放”,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想怎么写就怎么写,随意发挥,不拘一格。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放”。
1、放开内容:文章是信息的载体,写作过程就是人脑对有效信息的处理过程。学生所接触的一切,看到的、听到的、亲身实践及感受到的都是学生已知的信息,这些信息都可以成为文章的内容。同学之间的交谈、考试前的焦急、校长的讲话、老师的讲课、父母的叮嘱、上学路上的风景、电视新闻、广播广告、张贴的宣传画、餐桌上的闲聊、节日的欢乐、心中的委屈、和同学的争吵、一次游戏、一次冲动、一次体验、一阵风、一阵雨、一张相片、一个过客、一次电话,甚至梦境、想象中的情境等都是作文的内容。教师不应局限于教材上的训练或考试内容的要求,总写来写去是《记一个人》、《记一件有意义的事》、《我喜爱的玩具》。这些题目好象很容易写,但学生却不知道怎么下笔,写来写去,只好编造、抄袭,缺乏真情实感,造成千篇一律,既折磨了学生,也折磨了老师。现在,我每周都让学生写一篇文章,不定内容,自由发挥,学生松了绑,十分活跃。交来的文章有谈感受的、有说烦恼的、有写长篇科幻的,甚至有个学生
低年级作文教学怎样进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