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第五法国组曲》演奏分析
【摘 要】巴赫的音乐结构完美平衡,音乐元素充满丰富的想象力,对位细腻精巧。本文对巴赫《第五法国组曲》的力度、指触、装饰音及踏板等方面进行简略剖析,试图体会真实音乐意图,尽可能完美表现音乐的生命力。
【关键词】法国组曲;演奏分析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9-0060-01
一、《第五法国组曲》BWV·816舞曲构成及特点
《法国组曲》大约写于1722年前后,是巴赫为第二位妻子所作。组曲充满甜蜜温柔的氛围,节奏生动,亲切动人。遵循传统的舞曲排列次序写成,结构短小但精致细腻,主、复调混合创作,创作形式多种多样,音乐织体丰富多彩具有浪漫气息。本篇所述《第五法国组曲》共包含七首舞曲作品,是其中最脍炙人口的一套组曲。
阿勒曼德:常作为组曲第一乐章。弱起,强调强拍来表现舞曲摇摆的韵律。本首阿勒曼德G大调,明快优雅,富于歌唱性,有前奏曲的味道。速度不快,全曲高中低三个旋律线条十分清晰,层次分明,高音旋律基本占主导地位。
库朗特:意为“奔跑、流动”。本首库朗特舞曲为意大利式库朗特舞曲。速度较快,约每分钟120拍左右。节奏性极强,主题鲜明,旋律跳跃活泼。气势磅礴,激情奔涌,活跃明快。音阶式主题与具有弹性又稳健的八分音符相对应,舞曲充满动力。
萨拉班德:本首G大调萨拉班德是整套组曲中最富音乐内涵的一首作品。如歌的行板演奏,速度约每分钟55拍左右。在悠长低音的衬托下,巴洛克庄重的风格潺潺流出。
加沃特:此首G大调加沃特舞曲,舞蹈性很强,全曲跳跃式的旋律使人想随韵律而舞。音乐豪爽奔放、活潑愉快。用稍快的中速,约每分钟80拍左右演奏较为合适。
布雷:二拍子,旋律快速、轻快,情绪活泼、爽朗。此首G大调布雷是本套组曲中最轻巧活泼、跳跃的一首。演奏速度稍快,每分钟90拍左右。
卢尔:是巴赫《法国组曲》中的唯一一首卢尔,速度中庸约每分钟100拍。曲风轻松自在而惬意,如轻声细语,娓娓道来。
吉格:是本套组曲中主题最长的一首三声部赋格作品,全曲需要约每分钟126拍的快速演奏,乐曲活力四射,气氛热烈,热情奔放,也将本套组曲的情绪推至高潮。
二、作品演奏分析
(一)触键。从触键深浅思考,巴赫所处巴洛克时代使用的羽管键琴无论是音量、音色还是力度层次都与现代钢琴差别甚远。其一,它无法表现强烈的力度变化。其二,音色上,羽管键琴具有明亮清澈的金属感音色,现代钢琴声音洪亮圆润,具有弹性。因此,弹奏时需要时刻注意手指力度,控制好音色。在加沃特的三个段落中,第一段落旋律是弱起,但应该用强力度富有弹性地断奏,横向乐句内部力度平稳,纵向声部色彩丰富,表现舞曲的层次。第二段落,音区降低,可用中强力度演奏。第三段结尾处,音乐线条向上爬升,用激情的强力度推至高潮结束乐曲。
(二)声部关系。吉格舞曲是本组《法国舞曲》中复调技法最为娴熟的三声部赋格,要求双手的手指弹奏技巧很高,在每分钟126拍的速度下,16分音符敏捷有弹性,切分节奏鲜明准确,拍点清晰。在演奏中每个声部音量几乎均衡,横向上声部旋律各自完整,纵向上又融为一体。不刻意地突出某一声部,但能够听到各声部明朗雀跃的旋律线
巴赫《第五法国组曲》演奏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