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巴赫《法国组曲BWV812》
沈红
【摘 要】巴赫是巴洛克时期德国著名的作曲家、管风琴演奏家。他成功把西欧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浑然融为一体,他为键盘乐器写了20多套古组曲,而法国组曲是他众多组曲中的一种。本文这部组曲全部在d小调上完成,由5种不同风格的舞曲组成,既差异较大又内在统一。演奏者在每首乐曲之间都要留有准备的间隔时间。本文将从作品的音乐风格、触键、和声等方面进行逐一分析,希望能够对这部作品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去指导今后的弹奏。
【关键词】触键;调性;声部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9-0071-01
一、阿勒曼德舞曲
此曲4/4拍、由高、中、低三个声部组成,曲风活泼。开头右手高声部是一串四十六分音符音阶跑动,手指由掌关节支撑并靠手指的力量灵巧主动跑动,不要添加余外的手腕动作,要通过这一串的音去体现全曲的舞曲特征。中声部加进来时要弹得清晰,要主动给高声部让步,高声部的旋律持续保持明亮,右手主旋律和装饰音加入增加了舞曲活泼的特征,要弹得干净、利落。
左手第一个是D大调主音,作为和声背景的铺垫明确了调性,像大提琴般的倾诉,和高声部的旋律形成对比。在弹奏时左手的第一个音是由最弱的小拇指弹奏,必须弹得扎实。,左右手的呼应像上帝与人类的对话般和谐统一,在此也体现出巴赫创作的宗教性。全曲结束在D大调主和弦上,完满终止给人以和谐统一,安定的感觉。
二、库朗特舞曲
本文是法國式的库朗特舞曲,速度较快;此曲3/2拍,分为四个声部,装饰音的弹奏要迅速,左右手相互呼应。为体现舞曲的特征,本曲的八分音符要采用似断非断的弹奏方法。即:一个手指弹完一个音抬起后另一个手指接着弹下一个音弹一个乐句的同时手指和手腕不要离开琴键,这种弹奏方法在手指技术上是断奏,在听觉上给人以连着的乐句的感觉。要在快中保持手指和速度的平稳,这是全曲的一个技术难点。
三、萨拉班德舞曲(Sarabande)
此曲3/2拍、分为四个声部;曲风较慢,是让人听后陷入沉思的音乐。在弹奏速度上较为缓慢,和前面的2首舞曲形成鲜明的对比,演奏者需要立刻对乐曲风格作出转变,演奏此曲时心中应该是虔诚的,像静听一位老者的讲述,弹出圣咏式的歌唱的旋律。全曲分为2个部分,前半部分为1-8小节,2个小节为一个小的乐句且重音落在第二小节的第2拍长音上,当右手为长音时左手的单音旋律作为补充。左右手的双音像是合唱团的四个声部,双手齐奏时要确保音色整齐干净,在弹奏方法上以手指指肚主动弹奏为主,借助手腕力量推送,使音色明亮且柔和,不可弹得僵硬,刺耳。
后半部分为9-24小节,此时左手旋律变为单音,在弹奏方法上左手要加大力度且不可本末倒置,不能让右手的三和弦伴奏吞没,右手的伴奏变成了柱式和弦,和声在音响上更加丰富饱满,但它始终作为一种和声背景贯穿整曲,为此左手旋律的弹奏力度要与乐曲开头右手弹奏的力度保持一致,在旋律上形成呼应,在听觉上要衔接得自然不留痕迹,到第17小节旋律又转到了右手弹奏方法与开头一样,在速度上始终保持一致用缓慢的速度弹奏,且不可在速度上发生变化。此曲装饰音的奏法要与乐曲风格融合,不可急促、匆忙。这首曲子要加入踏板,从和声的角度讲,这首曲子前5小节都是一小节一
浅析巴赫《法国组曲BWV81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