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庄《菩萨蛮》(教案).doc韦庄《菩萨蛮》(教案)
篇一:韦庄_《菩萨蛮》教案
韦庄《菩萨蛮 . 其二》 教案
盘县六中 孔淇
学情及教学内容分析:本首词位于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第二单元,这个单元主要学习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发挥想象,体会和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意境美。我所上的班级是高二理科平行班,学生基础不是很好,因此在问题的设置上一定要精心构思。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诗歌鉴赏方法
2、抓住词句,发挥想像,品味诗情画意的江南,领会作者在诗歌中寄寓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掌握直抒胸臆,却又盘旋郁结的抒情方式。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直接导入)
师: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一同来学习一首词《》,请大家翻到课本35页,作者是? 生:韦庄
师:同学们学习过他的作品吗?
生:没有
师:也就是大家对作者是陌生的了?没关系,那么现在就请大家快速地看看课下注解1,对作者进行一些了解。(教师板书词牌名及作者)
师:看完了吗?
生:看完了
师:同学们能不能概括一下注解1告诉我们的信息量?
生:作者的生平
生:作者的成就
生:本词的写作背景
师:那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信息中,哪一个对我们鉴赏诗歌极为重要?
生:写作背景,因为鉴赏诗词时需要做到知人论世,才能更好理解作者的情感。
师:非常好,那本词写作背景是什么呢?
生:作者游荡江南时所作
师:作者是去旅游的吗?
生:不是,是避难
师:原来是这样,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词中,了解作者此时避难江南时的心情吧。
二、诵读
(找一生进行评价)
3教师指导朗读(请同学们结合课后探究讨论一的诵读提示进行指导)
三 整体感知
菩萨蛮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师:词中作者写到了哪个地方?
生:江南(板书:江南)
师:结合以前我们学过的文学作品,在你的印象中江南是个怎样的地方?能说说吗
生:山没水美人更美
师:同学们真是概括得全面,能不能再细一些描绘一下你心目中的江南图景?
生:江南河岸,杨柳依依
生:渔舟唱晚,荷叶田田
生:游人岸观鱼水相戏,其乐融融
生:轻舟荡漾,如在画中游
师:好一句人在画中游,此时此刻,我也随同学们沉浸在了这令人心醉的图画之中,远远地,感受着许仙白素贞的断桥相会,情意绵绵,又似乎看见了雨巷深处,撑着油纸伞,独自徘徊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啊,江南,江南,好不美哉!难怪作者开篇便说:“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板书:好)
师:“游人”指谁呢
生:作者
师:他说,作为游子的我啊当终老江南,为什么呢?
生:江南好
师:江南这地方好,这是作者所认为的吗
生:是别人说的
师:由此可见这两句作者采用什么表现手法来突出江南好的?
生:侧面衬托
师:那么在作者自己的眼里,江南他好在哪呢?请同学们找出相关诗句。
生:“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师: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
小结:作者眼里的江南:景美、人美、生活悠闲
小组讨论:那么同学们思考一下作者是怎样写江南的这些美的?(他采取了哪些艺术手法?) 生:作者用卓文君的典故,写出了这里的人之美
生:作者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垆边人比作皓月,突出了买酒女的洁白美丽
生:作者调动了视觉、听觉的感官,让我们感受到了江南水的碧绿与人们生活的悠闲
生:在写江南人美时抓住了一个细节来写,重点写了买酒女的手腕,这是细节的描写,还是写出了人的美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下边让我们就这几句词,用自己的语言将这幅作者眼里的江南图景描绘出来 生:…
生:…
生:…
师:同学写得真好,江南总给人美得感受,因此作者说:“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你们怎么理解这一说法?
生:江南太美,作者不舍离开,倘若离开,定会让人肝肠寸断,难受不已。
师:由此可看出这句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情感?
生:对江南的赞美、留恋之情
师:好,那么老师想要在这句词中改一个字,请同学们注意体会:“未老不还乡,还乡须断肠。”思考一下并组织好自己的语言,举手回答。
生:“莫”带有劝说之意,可看出,作者喜爱这里,却又想起了故乡,而“不”语气很肯定,透露对家乡没有思念之情
师:思念家乡回去不就得了,为何却说“还乡须断肠”?
生:因为看到家乡遭受战乱的残破,更
韦庄《菩萨蛮》(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