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关于殡葬改革调研报告 ?近年来,绥江县民政局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积极在全县实行移风易俗、推进殡葬改革,倡导良好风尚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把丧事简办、厚养薄葬、革除封建陋习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3月中旬,县民政局分管副局长带领相关人员对全县殡葬改革工作进行了实地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在绥江,不管农村还是城市,长期以来,都有着为去世的亲人风光料理后事的的提高,丧事办理场面越来越大,花销越来越多,人们互相攀比,甚至大搞铺张浪费,办理丧事渐渐成了一种负担,据调查,按以前的风俗,一般农村办一件丧事,要请鼓手、办宴席、扎纸草、穿孝服、大棺材、大坟头、大墓碑。平均费用如下:请鼓手一般需要2000元,办宴席大约需要10000-20000元,扎纸草大约2000元。孝服用白布大约2000元,一个大棺材至少需要4000元,这样算下来,办理一件丧事一般需要花费3万元左右。而当地一般家庭的年人均收入大约在4500-4800左右,仅丧葬一项,就给晚辈、亲戚、朋友等造成了很大的经济负担。通过调研得知,大部分群众都非常赞成节俭办丧事,对大操大办非常反感。更有许多人谈起办理丧事时说有两怕:一怕死不起,二怕活人陪不起。怕死不起是因为丧事的大操大办,花销实在太大,给当儿女的造成很大的经济负担;怕陪不起是因为大操大办的众多繁枝末节,让人身体和精力上都经受不起。不少村民说了心里话,孝应该表现在平常对老人的抚养照顾上,多为老人做点活,让老人生活无忧。而大办丧事是“面子工程”,花的是冤枉钱,一点价值都没有。丧事办得隆重与否,与孝和不孝并没有直接联系,与其在亲人死后大操大办忏悔弥补,不如将这些钱用在亲人生前,让亲人在有生之年过得幸福快乐,家庭和谐,同时也更符合中国的传统孝道。广大群众普遍认为,改变愈演愈烈的丧事大操大办的风气,刹住丧事攀比风势在必行,合民心、顺民意。一、主要做法民政局高度重视殡葬改革,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培养典型、推广经验。成立了领导小组,及时召开专题会议,明确了责任,强化了措施。一是深入调研,摸清底子。在实行殡葬改革前期,民政局就组织了专门人员成立调研组,对全县的殡葬工作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深入农户,调查走访,充分了解群众对当前农村丧葬习俗的态度,局主要负责同志也经常利用下村驻点等时机,走访群众,摸清底子,充分掌握第一手材料,结合调研情况对推行殡葬改革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二是是健全机制,全面铺开。针对绥江丧事实际,我们出台了系列规定,从报丧、请鼓手、扎纸草、招待、大棺木五个方面作了详细规定,不准报大丧,提倡报丧顶门亲戚来;不准请鼓手,提倡用音响放哀乐代替鼓手;不准扎纸草,提倡用书写挽联寄托哀思;不准大吃大喝,;不准立大坟头,提倡按玉峰陵园二期公墓的坟墓标准进行安葬。同时禁止搭建灵棚、唱大戏、演歌舞、吹响戏;禁止使用迷信用品;禁止在丧葬活动中出现看风水、做道场、结阴亲等封建迷信活动。三是加强监督,强力推进。丧葬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些难度的,特别是有些生活比较富裕的人,存有一定的摆阔心理。同时,各乡镇的工作力度也存在一定差距。对此,县上专门成立了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单位为成员的殡葬改革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全县殡葬改革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二、主要成效一是节约了费用,减轻了
民政局关于殡葬改革调研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