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理解乡土社会及其现代性思考
——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北京大学 社会学系
2015级 薛淇
理解乡土社会及其现代性思考
——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一:费孝通其人
费孝通(1910~2005),出生于江苏吴江。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曾兼任全等政治职务。
求学历程:1930年进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攻读社会学专业。他在这时立下了认识中国社会的远大志向。费孝通在此学到了注重实际的精神和实地调查的社区研究方法,并奉行终生。1933年,费孝通考进清华大学研究院,师从史禄国,受到了严格的人类学训练。1935年,获得公费留学机会。他出国之前先在国内少数民族地区实习一年,并于1936年秋季带着调查资料到英国留学。在伦敦大学的经济政治学院,费孝通在马林诺斯基门下学习社会人类学。在老师指导下,他完成了博士论文《江村经济》并获得博士学位。
学术研究:1938年,在抗日战争的漫天烽火中,费孝通回到国内,任教于云南大学社会学系,并主持社会学研究室的工作。1947年,返回北平,在清华任教,出版《生育制度》、《乡土中国》等著作,并从事学术著作的翻译工作。1952年,高等教育院系调整,社会学被取消,费孝通专心于少数民族事务,力图为政府制定少数民族政策提供科学依据。1979年,邓小平提出恢复社会学的学科地位的任务,费孝通接受了重建中国社会学所的委托。1985年,费老建议创办的北京大学社会学研究所,发展为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90年代中后期,费老在继续进行实地调查的同时,开始进行一生学术工作的总结,在已经发表的一系列学术反思的长篇文章中,提出并阐述了“文化自觉”的重大命题。
二:《乡土中国》诞生的背景
书籍出版于1947年,当时费孝通任西南联大教授,主讲“乡村社会学”。当时费先生讲课对视使用国外教材感到“不惬” 参见《乡土中国》人民出版社,2015年4月第一版,110页
,使用第一手调查的材料,抛开经济问题,专从社会结构本身入手,进行大胆的探索。
根据费老对社会学的“两种道路”理解,他完成一期工作《生育制度》,即以社会学的方法研究某一制度。1933年二次回国后,费老兼课同时拾起魁阁
的研究。而《乡土中国》作为“二期工作”,则是属于社会分析第二步的比较研究的范畴。
当然,费老早年积累的深厚之人文底蕴和1924~1929期间丰硕的乡村田野调查成果,无疑是本书成作的基石。应当时《世纪评论》之约, “随讲随写,随写随寄,随寄随发”,而写成分期连载的十四篇文章。在此合为一书。
三:本书全貌
乡土视角(从“乡土本色”到“再论文字下乡”)
书的开篇,费老将中国传统社会的性质一语点破:乡土性。引领我们,将视角聚焦于传统社会的基层,乡下人。由此谈及其最大印象“土”:所谓衣食住行皆有土气。一个农业民族的历史原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unny
  • 文件大小1.95 MB
  • 时间2021-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