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指导学生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刻画人物,突出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
方法与过程:抓住文章两条线索,采用由主到次、由整体到局部的教学思路,首先弄清文章的主要形象藤野先生,然后再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的的高贵品质;学习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点 掌握本文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三、教学难点 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尊心。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相关背景资料,了解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现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98年11月29日江泽民在日本仙台市参观了鲁迅纪念碑(出示图片)。鲁迅的纪念碑为什么建在仙台呢?(生:鲁迅在日本留过学。)藤野先生和鲁迅是什么关系?(藤野先生是鲁迅的老师。)鲁迅在离开仙台二十年后写了一篇回忆老师的文章《藤野先生》,(板书课题)下面就让我们沿着鲁迅先生的足迹,去重温那一段往事。 [设计意图](从新闻报道入手,触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急于了解鲁迅先生的洋老师,激发他们阅读课文的欲望。)
(二)、检查预习(出示幻灯片) 1、给下列加点的词语注音。 绯红(fēi) 烂熳(màn) 芦荟(huì) 解剖(pōu) 不逊(xùn) 匿名(nì) 诘责(jié) 瞥见(piē) 2、解释词语。 匿名:不具名或隐藏真名。 不逊:不客气;无礼貌;骄傲、蛮横。 标致:漂亮。文中是反语,用来讽刺。 油光可鉴:文中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顿挫转折。 深恶痛疾:厌恶、痛恨到极点。 [设计意图]检查课前预习,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理清思路 速读课文,理清文章脉落: 1、 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主要回顾一段什么样的人生经历? 生: 回顾 20世纪初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生活经历 2、 文中所写事件变换了几次地点?请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 生:东京——仙台——离开仙台(北京) 3、 师:按时间和地点转移,本文可以分成哪几部分? 生讨论归纳:三部分 (1)东京所见所感; (2)仙台学医生活; (3)离开仙台以后(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 [设计意图]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 了解通过时间、地 点的变换来叙述事件,构思布局的写作方法,进而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四)、感知形象
1、文题是“藤野先生”,同学们找一找,课文是从第几段开始写藤野先生的?(生:第六段)
2、藤野先生是以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在“我”面前的,文章抓住了藤野先生的哪些特征来描写? 生:写藤野先生,作者抓住了他的外貌特征(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举止(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声调(缓慢而有顿挫)等方面的主要特征,将一个正直的学者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然后作者又从目睹到先生大大小小的书的情景和耳闻先生的衣着模胡,来表现先生的严于治学和生活检朴的崇高品德。 师述:这是与藤野先生的相识,下面接着写与藤野先生的相处。
3、在相处过程中,作者记叙了能表现藤野先生高贵品质的哪几个典型事件?这些事例分别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品质
藤野先生[6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