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心经注解.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这人世间,有一部最短的经典。这部经典只有二百六十个字,就是佛门留给我们的《般若 波罗蜜多心经》,通常则称为《心经》。
二百六十个字是太少了。 和这人间积存起来的浩如烟海的文字相比, 二百六十个字能写
下一些什么呢?我们又怎么能设想仅仅用二百六十个字,就能完成一部经典呢?
然而事情又确乎是这样。佛门就用这不足一页的文字,为我们讲说了天上人间的秘密。
用我们惯常的话语来说, 就把世界观、生命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等, 都依次地写在了这部
经典里。这样就不能不说,这便是人世间的一个圣迹。
我们曾经感到过一种欠缺, 就是我们听说过各种各样的一家之言, 却不曾聆听过佛陀的
经验。这就有些不够谨慎了,要是这之中刚好含藏着什么秘密的话,我们寻寻觅觅,人生又 如白驹过隙,不就错过了这样慈悲的知见?
那末现在,在我们陆陆续续地听说了一些佛法之后, 如果我们至少也该读完一部佛经的
话,或许就可以看一看这部最短的经典。
我们不会吝啬这二百六十个字吧?我们平日里徒劳地读过的文字, 又何止千言万语?要是
我们一生里只省下这样一点时间,说不定就能领会到佛陀的心意,由此就能到智慧的彼岸去, 那又该是怎样的有幸呢?这题名里的“般若”和“波罗蜜多”的意思,就是智慧和去彼岸, 便正是要领我们到智慧的彼岸去。
我们对彼岸当然有许多怀疑。 我们固然深味这人生的辛苦和悲凉, 到若要寻找彼岸,又
让人疑心只是一种幻想。 我们已经看到了,像鸟儿被关在笼子里一样, 我们其实也是被囚禁
在世界和身心的樊笼里的;我们的生存环境和生命本身,就决定着我们有生老病死和喜怒哀 乐等等,又哪里能找到一种办法,来度尽我们的一切苦厄呢?
我们找不到这种办法,是因为我们一直都不知道世界和生命的秘密。 然而佛陀在经过千 辛万苦的寻觅之后,却解开了这些秘密, 于是才慈悲地对我们说, 这种根本的办法其实是有 的。
而这种办法的精髓,也即是佛法的心要,便收在了这部经典里。
所以经文的一开头便这样说: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
这句话就可以看作经文的第一段,是一句总论,即以观自在菩萨为例,来作一个缘起。
菩萨就是觉悟了的人, 是不是呢?我们没有觉悟, 所以我们不知道彼岸的景象; 这位菩
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也就到达了智慧的彼岸,所以就能在这种智慧的状态之中观自在, 照见种种我们所不知道的情景。
原来我们也不明白, 如果有彼岸的话,这彼岸会在哪里。 后来听说过一些佛法之后,我
们也就有些明白了, 这彼岸并不在天涯海角, 而正是在我们的心里。 我们的心里充满了形形 色色的念头,也就像一面染上了各种颜色的镜子,是什么都映照不清楚的,这就是在此岸; 而菩萨放下了心里的念头之后, 就好比镜子被擦试干净了, 心里所固有的智慧便立即显现出
来,也就是在彼岸了。智慧是什么?智慧当然就是能量和信息。 这时候菩萨所显现出来的般
若智慧,就是能照见世界和生命的真相的。
这真相又是什么呢?真相就是五蕴皆空。 也就是说,在这种照见之下,菩萨便从最精微
的角度看破了这个世界,发现构成世界和生命的五种物质形态,即色、受、想、行、识五种 物质表现,本来都是“空”的。这一切的本质既然都是“空”的,当然也就有办法摆脱一切 苦厄。因为我们的一切苦厄,不都是对“有”而言的

心经注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jl201801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1-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