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 教学设计 《渔父》教学实录2
《渔父》课堂实录
周:今天我们学习《渔父》(板书:渔父,《楚辞》),问:这四个字与我们以往有什么不同?
生:楚辞。
周:《屈原列传》选自于《史记》,作者司马迁,这里为什么不写屈原?看注释,了解屈原这个人(幻灯展示)。齐读一下(学生齐读),这里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
师生共同:《楚辞》是刘向编订的,也就是许多人写的,还有一个“楚辞”无书名号,有何区别?
生:文体。
学生齐读屈原生平,老师指明“郢”读“yǐng”。
周:我们在《屈原列传》中,关于这一段没有作重点字词分析。现在先分角色朗诵,请大家找出词类活用,通假字。
请上次朗诵比赛的两位主持人来朗读吧。女生先选角色,哦,选的是屈原,那男生就读渔父,其他同学读其他内容。
学生读毕。
周:当中涉及几个字词,看注释,明确一下。两个通假字“父”通“甫”,“与”通“欤”。
再用半分钟扫一下,找一个词类活用。
周:词类活用,哪个?
生:……
周:再缩小一下范围。
生齐:“鼓”。
周:《石钟山记》中学过“微风鼓浪”。
幻灯展示古今异义题目,师生共同解决“颜色”“枯槁”“凝滞”。
幻灯展示几个句子,要求指出句式。
周:指出句式,用半分钟思考。
生讨论。
生1:状语后置。
周:怎么出现的?翻译一下。
生1:……
周:哪个状语?
生1:“泽畔”。
周:什么词性?
生1:名词。
周:应加一个“于”。
分析构成,翻译,师生共同解决。
生2:“自令放为?”宾语前置,被动句。“让自己被放置”。
周:“为”呢?
生2:疑问语气。
周:好,下一句。
生3:“是以见放”被动句。
周:怎么被动?
生3:“见”表被动。
生4:“是以”,是“以是”,宾语前置。
周:第4、5、6句,虽然字多,却简单。
生5:“圣人不凝滞于物”表被动,“于”,翻译为……
生6:“安能以身之汶汶……”定语后置。
生7:“不复与言”,省略句,应与“之”言。
周:两个翻译句子,“①安能……乎”“②举世……是以见放”,两个同学上黑板。
生板演。
周:各自后面的同学看一下有无问题。
生1:“举世”句,没有。
周:找一下重点字词。
师生共同找,“以是”“见放”“举”。
生2:“安能”句,“被外物玷污”应是“忍受脏物的玷污”。
周:如何对应?
生:“汶汶”对应“脏”。
师小结:宾语后置要体现出来。
周:字词解决要进入课文内容,文中两个人物,有怎样的人物形象,从文中找寻依据?应从哪几个方面找?
生齐:语言、神态、行动。
周:用两个字、四个字的词概括。(幻灯展示问题一)本文塑造了屈原怎样一个形象?显示了屈原怎样的人格?结合课文分析。
生1:选屈原。“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看出他忧国
渔父 教学设计 《渔父》教学实录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