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 通过对3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专业、全面及有效的护理措施,观察各种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提出的护理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从而总结出护理体会。结果 3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有29例患者经过积极有效的护理治疗后症状缓解,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1例患者死亡。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复杂多变,通过专业、全面及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或者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2
慢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最终归宿,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因此,做好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极为重要。现对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3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2018年1月~2018年6月,我院心血管内科共收治30例心力衰竭患者。30例心力衰竭患者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分布在51~72岁之间,平均年龄58岁。其中左心衰竭4例,右心衰竭5例,全心衰竭21例。
2 护理方法
休息与活动
休息是减轻心脏负担的重要方法,可使机体耗氧明显减少,肾供血增加[1],有利于水肿的消退。慢性心衰患者白天应增加卧床休息时间。急性期和重症心衰患者则应卧床休息。当心功能好转后,应在家人陪同下进行床下适当活动,注意要掌握活动量,当脉搏大于110次/分,或比休息时加快20次/分以及感到有心慌、气急时,应停止活动并休息。
饮食
①限制钠盐摄入,食盐摄入量每日不超过5 g,服利尿剂者可适当放宽。同时限制含钠高的食物,如发酵食品、烟熏制品、海产品、味精、香肠、酱油、碳酸饮料等。也可根据患者口味适量使用一些调味品如香料、醋、葱、蒜等,以促进病人食欲。②低热量饮食,可降低病人基础代谢率,从而减轻心脏负荷,但时间不应过长,以防致使营养不良。③由于病人胃肠道瘀血,食欲不振,因给予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④少食多餐可避免因消化食物而引起心脏负担加重。⑤避免产气食物,如萝卜、大豆等,以免加重患者的呼吸困难。
保持大便通畅
由于肠道瘀血、进食减少、长期卧床及焦虑等因素使病人肠蠕动减弱[2],又因排便方式的改变,患者常有便秘现象。而用力排便可增加心脏负荷及诱发心律失常,所以需要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的发生。饮食中应增加粗纤维食物(如蔬菜、水果等)、给予腹部按摩、适量饮蜂蜜水,必要时应用缓泻剂(如番泻叶)或使用开塞露,但不可使用大剂量液体灌肠。对于不习惯床上使用便器的患者,若果病情允许,可扶起病人使用床旁便椅,但要陪伴患者,以防发生意外。
皮肤护理
保持床褥清洁、干燥、平整、舒适,嘱患者衣着宽松、柔软。并定时协助病人变换体位,骨隆突处(如膝、踝)及肌层包裹较少(如足跟)的组织处可垫软枕以减轻局部压力。因呼吸困难被迫采取半卧位或端坐位的患者,骶尾部受压易发生压疮,可用减压敷料保护皮肤。使用便盆时动作应轻柔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