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三国演义的人才观.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三国演义》人才观研究
三国是一个风起云涌、龙腾虎跃的时代。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与维持,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功不可没。《三国演义》中蜀吴三国君主深知人才的重要性,因而千方百计地网罗人才,并通过对人才的使用,即“取才”与“用才”两方面,在军事政治斗争中赢得了优势,从而为霸业奠定基础。
一、取才之道
人才的选取包括两个重要的容:一是人才选取的方式和途径;二是人才选取的标准。《三国演义》中,蜀吴三国对于人才的选取方式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有着相似的地方,与此同时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至于对人才的定义,对人才选取的标准,三国君主在吸取前人优秀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开拓和创新。
(一)人才的获得
《三国演义》中蜀吴三国君主对于人才都有着强烈的渴望,他们希望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来招揽人才,因此人才的选取方式和途径就显得极为多样化。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公开招募
公开的人才招募,是获得人才最为快捷的途径和方式。《三国演义》第五回写到:“操大喜。于是先发矫文,驰报各道,然后招集义兵,竖起招兵白旗一面,上书‘忠义’二字。不数日间,应募之士,如雨骈集。”[][1]通过此次招募,典、乐进、夏侯惇、夏侯渊、仁、洪等人纷纷来投,通过此举,操获得了一批优秀的文臣武将。《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写到:“权自策死后,据住江东,承父兄基业,广纳贤士,开宾馆于吴会,命顾雍、绒延接四方宾客。”[][2]通过开设“招贤馆”,权以这种公开招募的方式,数年的时间,严峻、薛综、程秉、朱桓、陆绩、凌统等人皆至江东,又得良将数人,吕蒙、陆逊、徐盛、璋、丁奉等人。文臣武将,纷纷来投,江东可谓人才鼎盛。这就是公开招募带来的效果。
2.相互举荐
人才间的相互举荐,是人才获取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碧眼儿坐领江东”,权在询问周瑜以何策守江东之时,周瑜回答道:“为今之计,须求高明远见之人为辅,然后江东可定也。”[][3]遂向其举荐鲁肃,而在鲁肃与权同榻而卧之后,鲁肃又向权举荐了诸瑾。除此之外,纮举荐顾雍,吕蒙举荐陆逊等等,东吴形成了良好的举荐之风。《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元直回马荐诸”[][4],徐庶因其母为操所囚,操假借徐母之名,驰书来招,因而徐庶只好前往许都救其母,而为了报答备,回马举荐了“得之可安天下”的卧龙先生。
3.前往聘请
采取这种方式来获取人才,最成功的非备莫属了。《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讲到玄德三顾草庐,用自己的诚心打动了诸孔明,得到了拥有“经纶济世之才”。“三顾茅庐”这一故事也为后人所传诵。《三国演义》第十五回周瑜将昭、纮举荐给策之后这样写到:“策喜,即便令人赍礼往聘,俱辞不至。策乃亲到其家,与语大悦,力聘之,二人许允。”[][5]策亲自前往聘请,得以获得二人的许诺,答应出山辅佐。亲自前往聘请,使得人才感受到了充分的尊重,君主通过此法往往比较容易获得人才,并使之竭力为自身霸业服务。
4.招降纳叛
战争双方在进行军事斗争的时候,总是会存在俘获对方将领的情况,到最后为自己所用。两军对战,双方将士必将竭尽所能,展现自己的政治军事才能,操就善于抓住这种机会来寻觅人才。每次敌将被俘,操总是亲释其缚,待之甚厚。操通过这种手段,使得像辽、徐晃、许褚等许多猛将都归其帐下。
5.提拔重用
除了向外寻求人才之外,三国君主还十分关注自己的阵营,努力在自己的阵营中发现人

三国演义的人才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286107238
  • 文件大小46 KB
  • 时间2021-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