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文论复习资料.doc马列文论复习资料
第一讲
1、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简称为马克思主义文论或马列文论。
马克思主义文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美学的基础 上形成的关于文学艺术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的诞生:《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9世纪中期)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熟:《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马、恩合著)
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成熟:《共产党宣言》(1848,马、恩合著
在《手稿》中,马克思把艺术生产作为生产的一种特殊形态,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生产论 的滥觞。
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诞生和成熟在时间上是在19世纪中期,或在1844年前后。
马克思主义文论在19世纪中期诞生以后,总体上看,有两个空间和两条基本发展线索。即 分别在西方世界和东方世界、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
一、 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创立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论的诞生之作,其主要价值和意义就在 于为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论奠定了实践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
第一、马克思提出了“劳动创造了美”的命题,从实践的观点来考察美的生成和起源,美是 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区别动物的木质标志之一,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社会、事物和艺 术的。
《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马、恩合著)初步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学说观点,同时 也将文学艺术定位于社会结构的意识形态之中。不过,马、恩并没有明确地规定社会结构的 三部分: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
而到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就进一步把文学艺术定位为一种意识形态。同时在《导 言》中,马克思还揭示了著名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同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的规律等。
二、 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东方的发展
列宁主义文论
俄苏的马克思主义文论以列宁、普列汉诺夫、斯大林、高尔基和卢那察尔斯基为代表。
列宁的《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提出:社会主义无产阶级的党的出版物的原则;党的写作 事业必须具有个人创造性;党的文学和写作是自由的。《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提出了
“两种文化论”: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文化、资产阶级的文化。
普列汉诺夫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
第一、进一步提出社会心理中介说;
第二、从文化学、考古学、原始艺术等材料证实了马克思主义文论关于劳动实践与艺术起源 的关系,在批判“游戏说”的基础上,明确提出艺术起源于劳动的观点。
高尔基提出文学艺术史上两个基本潮流: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消极浪漫主义和积极浪漫主 义)。
毛泽东思想文论
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第一、明确解决了 “文艺是为什么人”的问题;第二、规定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立场; 第三、解决了 “如何去服务”的问题,把这个问题具体化为“普及与提高”的问题;第四、 指明了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第五、解决了生活美与艺术美的辩证关系;第六、 阐发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第七、提出文艺批评的两个标准:政治标准、艺术标准;第八、 提出批判继承中外文化遗产的方针。
第二讲 艺术生产论
一、“艺术生产”概念的提出二、“艺术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异同三、艺术生产和艺术消 费的辩证关系。艺术生产理论主要是由马克思提出并加以阐述的。马克思所说的“艺术生产” 既包括通常所说的艺术创作,同时又比艺术创作的内涵宽广。
一、 “艺术生产”概念的提出
“生产”概念是马克思、恩格斯经常使用的概念,但含义不同,归纳起来,有三种:
生产是指能带来一定成果的生命活动。人类、动物、植物的生产即是如此。
专指人类的生产,由人自主能动地进行的能形成一定成果的生命活动。这种意义上的生 产包括物质生产、人口生产、精神生产、社会关系的生产。
生产指人们运用一定的工具创造出各种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命活动。这种意义上的 生产主要指物质生产。
“艺术生产”概念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于稿》中提出的:
“私有财产的运动一生产和消费一是迄今为止全部生产的运动的感性展现,就是说,是 人的实现或人的现实。宗教、家庭、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 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
1857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就某些艺术形式,例如史诗来说,甚至谁都承认:当艺术生产一旦作为艺术生产出现,它 们就再不能以那种在世界史上划时代的、古典的形式创造出来。”
马克思论述物质生产的发展同艺术发展的不平衡关系时,第一次将“艺术”和“生产”两个 词组合为一个词组“艺术生产”,自此,艺术生产就作为一个文艺学概念固定下来,并广 泛流传。
二、 “艺术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异同
物质生产是人类最基木的生产活动,也是人类从事其他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基础。
物质生产和艺术生
马列文论复习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