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维护清洗方案
空调系统简介:
空调有通风系统和水系统及电气系统,通风系统包括新风系统、防排烟、送排风系统等;水系统包括软化水系统、补水系统、冷媒水循环系统、冷冻水循环、排水系统(凝结水系统)等。
空调系统受水质、环境及使用与维护保养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其使用年限不等。科学、有效、及时的对空调系统进行维护、清洗、保养保障空调系统节能稳定的运行会增加空调的使用寿命。
影响空调系统的因素
(一)污垢沉积
空调系统的水源均来自自来水,自来水经过软化水系统处理后由补水装置补充给中央空调循环水系统,水中溶解有各种盐类,如重碳酸盐、碳酸盐、硫酸盐、(HCO3)2、Mg(HCO3)2最不稳定,溶易分解生成碳酸盐。冷却水通过冷却塔时一部分水被蒸发损失掉,溶解其中的各种盐类则不断被浓缩;同时由于溶解在水中的CO2逸出导致水的pH值升高。在这种情况下重碳酸盐更容易分解生成碳酸盐。因此、当循环水通过换热器表面,特别是温度较高的表面时,重碳酸盐就会受热分解形成极难溶解的CaCO3、MgCO3结晶沉淀,即通常所称的水垢.水垢的形成造成系统管径变细增加阻力水流量减少,不仅影响了换热器的传热效率,而且空调性能降低。
(二)金属腐蚀
空调水系统材质通常采用铜管、碳钢管等金属及合金,易发生异种金属相接触间的宏观或微观电偶腐蚀,同时循环水中存在C1—、SO42—等离子和较丰富的溶解氧,易产生溶解氧引起的氧化还原电化学腐蚀.电偶腐蚀和氧化还原电化学腐蚀对设备产生的危害极大。
(三)菌藻滋生
在空调循环水系统中,水的温度和PH值范围恰好适宜于多种微生物的生长,同时水中存在着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源如有机物、碳酸盐、硝酸盐、磷酸盐、铁等,再加上循环水通过冷却塔与阳光、空气充分接触,因此给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大量菌藻繁殖会使空调循环水系统水的颜色变黑、发臭,污染周围环境;同时会形成大量生物粘泥导致换热器的传热效率降低;另外沉积在金属表面的生物粘泥还会引起严重的垢下腐蚀;并隔绝了水处理药剂对金属的作用,使其不能发挥应有的缓蚀阻垢效能。
三、水垢对空调系统的危害
水垢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和碳酸镁。
热 ↑
Mg(HCO3)2→MgCO3+CO2+H2O
沉淀↓
热 ↑
Ca(HCO3)2→CaCO3+CO2+H2O
ﻩ沉淀↓
(一)水垢降低了制冷机的热交换率
冷却水中含有大量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在热交换过程中,冷凝器中冷却水吸收冷媒中的热量,温度上升,生成微溶于水的碳酸钙和碳酸镁,碳酸钙和碳酸镁的溶解性随温度上升而下降,从而很容易在换热表面上达到饱和状态,由水中结晶析出,这些结晶物不断沉淀于换热表面,形成硬石般的水垢。
(二)冷凝管中冷却水吸收的热减少水中含有的磁性物质和含钙物质的可溶解性,碳酸盐等从水中析出,增厚了管壁。
(三)冷凝管中的污垢缩小了水管截面积,限制了冷凝管中的水流量,从而影响了冷却效果。
(四)水垢和微生物膜形成的隔热层对正常的热交换产生阻碍作用,两者相互作用使制冷系数COP值下降,从而导致主机负荷功率加大。
(五)冷凝管中0。3mm的水垢会降低21%的换热效率.
(六)结垢导致多耗电,压缩机消耗更大的电能以补偿由于冷凝管中水垢和污垢造成的热交换损失,冷凝器中0。3mm的水垢增加耗能10%。
水垢对热交换的影响
水垢厚度(mm)
热交换程度(BTU/ft2/F0)
换热损失(%)
0
0
0。3mm
21%
0。6mm
34%
0。9mm
44%
1.2mm
45.60
56%
1.6mm
57%
四、微生物膜对空调系统的危害
(一)微生物膜降低换热效率是水垢的5倍,与水垢相比,微生物膜会对换热产生更大的阻碍作用。循环水系统中,水的温度和pH值的范围恰好适宜于多种微生物的生长,常见的并能造成危害的微生物大致有三种:即藻类、.而细菌分泌的粘液与悬浮在水中的杂质形成粘泥沉积物,附在管壁上。
(二)微生物膜会咬蚀冷凝管壁,调查表明:在热阻方面,微生物膜是水垢的5倍.
微生物膜和碳酸钙膜热传导率比较表
冷凝器中的沉淀
热传导率(watt/m/0K)
碳酸钙
2。93
微生物膜
硫酸钙
2。31
磷酸钙
磷性磷酸钙
2
空调维护保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