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最小公倍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算理和方法,培养学生比较推理的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探究、验证等的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和探究兴趣。
学情分析:学生理解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概念的意义,并能准确找出两个整数的最小公倍数。
教学难点:建立几个数的公倍数的概念,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算理。
教具准备 :习题卡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红红和聪聪比赛打字,两人打同样的一份稿子,(课件出示情景图)从图中我们能获得哪些信息?
生1:聪聪打完稿子用了5/6小时,红红打完稿子用了3/4小时。
师:谁打得快呢?
教师做出适当的引导,让学生了解谁用的时间少谁打得快,
继而引出比较时间的大小,并鼓励学生尝试解决。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事情出发,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能让学生产生想要解决问题的想法,为下一步学习做铺垫。
二、自主探索,感悟新知
学生思考,独立完成比较的过程。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交流学生比较的过程和结果,给学生充分展示不同通分结果的机会。
师:我们来看一看下面两位同学的做法。
(出示课件)提出课本第20页议一议的问题。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课件,将两种不同的比较过程呈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学生比较,发现不同。
生1:都是先把两个分数通分,变成同分母的分数,再比较。
生2:两个人用的同分母不一样,女生用的同分母大,男生用的同分母小。
······
师:24和12都是6和4的公倍数,大家觉得用哪个作同分母更简便呢?
学生交流讨论,最后得出结论,用12作同分母更简便。并让学生体会到,同分母越小,计算越简便。
教师说明:用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同分母,计算更简便。那么,如何找到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呢?下面,我们分别写出4的倍数和6的倍数以及4和6的公倍数。
板书:4的倍数有:4、8、12、16、20、24······
6的倍数有:6、12、18、24······
4和6的公倍数有:12、24······
师:4和6的最小公倍数就是他们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所以4和6的最小公倍数为12。
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4和6的公倍数图。
板书: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抛出教材“想一想”的问题:两个数有没有最大的公倍数?为什么?鼓励学生发表见解,使学生知道:两个数的公倍数有无数个,没有最大公倍数。
三、巩固新知
教材21页试一试、说一说和练一练
四、达标反馈
1.6的倍数有( ),9的倍数有( ),6和9公有的倍数有( ),其中最小的一个是( ).
2.把15和20的倍数和公倍数不超过100的填在括号里.
(1)15的倍数( )
(2)20的倍数( )
(3)15和20的公倍数( )
(4)15和20的最小公倍数()
3.在〔 〕里写出下面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2和3〔 〕 5和6〔 〕 2和7〔 〕
7和1〔 〕 6和8〔 〕 18和6〔 〕
求最小公倍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