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医-第二届国医大师列传(1)干祖望:百岁国医.docx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二届国医大师列传(1)干祖望
百岁国医
 
   
 
 
 
 
 
 
 
     
 
 
 
 
 
    他4岁入私塾,17岁学医,21岁挂牌行医。1951年挂出全国第一块“中医耳鼻咽喉科”招牌。1972年,在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创办“中医耳鼻咽喉科”,并于2006年成为第一个国家中医耳鼻喉科重点专科。
    他“师法于西,西为中用”,最终形成了在治疗中按照中医的思路遣方用药,同时把外科理念引入到耳鼻喉疾病的治疗,用现代化的检查手段来辨别疾病、辨别证候的基本理念,撰就全国第一部《中医耳鼻咽喉科学》。
    他对学生言传身教的不仅是对待学术的认真态度,更是对待病人的敬业精神;他一生最幸福的事是说真话,做实事;他是金陵“十大藏书状元”之一,酷爱藏书、看书、写书……
    干祖望1912年出生于上海金山,4岁入私塾,17岁学医,21岁挂牌行医。早年悬壶于浦南一代,1951年挂出全国第一块“中医耳鼻咽喉科”招牌,1972年,在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创办“中医耳鼻咽喉科”,该科室于2006年成为第一个国家中医耳鼻喉科重点专科。
    从1912到2014,一个多世纪光阴荏苒,成就了一代国医大家的风骨,更见证了祖国医学的壮丽复兴。
    国医卫士
    无论是新中国成立前那个悬壶沪上的年轻郎中,还是解放后桃李满天下的金陵大家,干祖望有一点从未改变,他始终满怀着对祖而振臂高呼,为争取中医应有地位而摇旗呐喊。
    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医曾遭遇来自国民政府的一系列压制政策。彼时,文采斐然的干祖望在挂牌出诊之余还在报刊上开设专栏。他奋笔疾书,痛陈时弊,1946年,在《中华医药报》上发表文章《中医师不得打针与用西药之我见》,直言“卫生署”关于中医师不得打针与用西药的条文是在压制中医;1947年,在《中医药周刊》上发表的《如何挽救中医外用药之没落》怒斥部分中医师盲目尾随西医,抛弃中医精华,“能辨出雷佛奴尔代马妥尔的优劣,而竟不知红、黄、升、降药的成分”。他不仅鼓励中医师面对西医时要增强自信,更强调中医自身需要发展,他认为中医师应积极发展自己的丸、散、膏、丹,否则就好比人在
“佛门”却诵念西方“圣经”,势必葬送中医。
    他还曾在《莫把祖国医学遗产言为来之于西医》一文中详细考据,鼻子乃胚胎发育最早的器官,是在《汉书•杨雄传》中第一次道破的;1861年初次被报道的梅尼埃综合征,在1264年《直指方》早已谈及;《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之“耳聋治肺”“鼻塞治心”,揭开了耳咽管阻塞可致暴聋、鼻甲肥大可致鼻塞之谜;用圈套器摘除鼻息肉,为《外科正宗》首创;《儒门事亲》中初次介绍内腔镜钳取异物的方法等等。
    干祖望深知人才和传承对于中医发展的重要性。他目睹国内中医西医化现象严重,理论临床皆由西医西药代庖,爱之深而责之切,他大声疾呼:“中医学术后继无人”,“中医临床后继无人”,“中医药危机已呈现端倪,切勿高唱后庭花之天真美妙歌曲!”
    面对当前社会上对于中医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质疑,他更是笔耕不辍,连续撰写《鉴别假中医的方法》《扣在中医头上的九盆脏水》《说中医会死我第一个不答应》等文有力回应。
    干祖望而立之年行医沪上时,便颇有远见

中医-第二届国医大师列传(1)干祖望:百岁国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科技星球
  • 文件大小179 KB
  • 时间2021-08-1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