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校百年校庆演讲稿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鄱阳中学迎来了她的百年华诞
泱泱鄱水,流淌着百年悠深的眷恋 ; 苍苍芝山,迤逦着 百年熔铸的辉煌 ; 莘莘学子涌动着百年不变的情怀 ; 衮衮名 师升华着百年热切的期待。在此华诞吉日,让我们一同翻动 这部由前辈后学们共同谱写的沉甸甸的校史,一同用心去诠 释去感悟百年鄱中。
百年传承,薪火熊熊。鄱阳中学创建于清末光绪二十八 年(1902 年) ,校名为饶州府中学堂,为饶州七县最高学府。 百年征程,栉风浴雨。有过柳暗花明的阳春美景,也有过巅 沛流离的辛酸往事。传薪五代,十易其名,创业发展,弥足 维艰。然而,她却在一次次磨难中不断塑造自我的完美与高 大 ; 在一次次风雨的洗礼中,焕发生命的青春与活力。鄱中 人始终把热爱祖国、追求进步作为崇高理想 ; 把诚信待人、 质朴立身作为行为准则 ; 把勤朴公勇求实拓新作为鞭策自己 的科学精神,为波阳教育事业的发展谱写了辉煌的篇章。 1985 年复校以来,学校迅速崛起,凭借着雄厚的师资力量, 淳正的校风学风,上乘的教学质量,科学的教育管理,已经 屹立于省立名牌重点高中之列。一百年铸造一个名牌,一个 名牌闪耀一个世纪 ; 一百年忠诚一种事业,一种事业繁荣一 个世纪。
百年陶冶,人才辈出。鄱中是一块神奇的热土。这里的 一草一木、一点一滴都在精心呵护并集纳着辈辈贤士,培养 着代代英才。数以万计的优秀弟子从这里出发,走向成熟, 走向渊博,走向成功。昨天的稚子成了今天的政界要人、专 家学者、杏坛新秀、商贾总裁……象革命先辈彭涛,象现任 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吴官正、河北省 委副书记刘德旺,象文史界的陈先达、姚公骞,象从事科研 的刘锡芝、周希贤,象文艺界的歌唱家葛军,他们都是从鄱 中升起的一颗颗闪亮的新星。鄱中曾使他们引以为荣,但他 们永远是鄱中的骄傲。一块智慧的沃土,一架登攀的人梯, 一盏不灭的烛灯,一片灿烂的星际 !
百年风华, 俊才云集。 为什么鄱中名牌不倒, 声名远播 ? 为什么鄱中桃红李艳,春色满园 ?答案就是:这里有历届校
长的呕心沥血,精心指挥,有无数园丁的无私奉献,辛勤耕 耘。从饶州府中学堂第一任学监肖鼎臣到省立鄱阳中学校长 张重仪,从解放初期的程雪屯、孙守谦到复校后的曹功先、 杨守仁校长,无一不是教育界的内行和精英。他们或才华横 溢,德高望重,或治学谨严,著述丰富,或为人师表,一身 正气,或经验独到,决策有方,从而确保了鄱中的接力棒得 到了很好的交接,使鄱中之舟劈波斩浪,扬帆远航,顺利驶 向胜利的彼岸。名校出高徒,值此百年庆典之际,我们怎能 忘记爱生如子、育人有方的吴大川老师、汪烈老师 ?! 怎能忘 记为教育事业奉献了一生, 已经谢世的董振莆、 薛番琛夫妇、 沈方初、舒天育老师 ?! 百年回眸,饮水思源。我们诚挚缅怀 艰难创业、矢志不渝的办学前辈,衷心感谢崇德敬业、辛勤 耕耘的历届领导和教师,真诚称颂为国增光、为母校添彩的 历届校友。
百年求索,拥抱未来。人逢盛世百岁短,业逢盛世万年 长。鄱中百年,向人民展示的是一幅绚丽夺目的文化长廊和 历史画卷。触摸百年历史,让我们强烈感受到一次震憾,一 股力量,一份责任,一种希望。百年的发展历程深刻地启迪 我们:先进的教育理念,是教育发展的前提基础 ; 不懈地改 革进取、求实创新是学校发展不竭的动力源泉 ; 优良的校风、 学风和长期积淀形成的鄱中精神是学校发展的内在精神支 柱 ; 鲜明的办学特色是学校兴旺发展、迈向一流的关键所在。 我们一定要抓住当前发展的大好机遇,迎接新世纪的严峻挑 战,以利学校的持续发展。在当今,我们尢其要:
实施“创新”工程。认真学习 *** 同志在庆祝北京师范 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努力推进教育创新,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水平,教会学生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 会做人。
实施“名师”工程。坚持“人本”思想,建设一支师德 高尚、素质精良的“专家型” 、“教研型”教师队伍,全面提 升教育质量,夯实持续发展的业务基础。对教师的培养,着 力点将放在青年教师身上,因为这是鄱中的未来,鄱中的希
望。
实施“优育”工程。分类教学,分类指导,因材施教, 因人制宜, 努力办好重点班, 力争多出 “精品”、“极品”、“尊 品”。
实施“美化”工程。营造花园式的育人环境,还鄱中一 片绿茵、一片洁净、一片静谧、一方幽雅。
“岁月如歌声声远,事业如棋局局新” 。憧事增华,再 铸辉煌,这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们要按照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要求,继承优良传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作 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和未来的新的业绩。让
学校百年校庆演讲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