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鱼》教学设计.doc教材分析
《观察鱼》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观察小动物》单元中的第三课。
本课是在学生经过《观察蜗牛》、《观察蚂蚁》两课的学习,初步了解观察 研究小动物的方法后,通过对鱼的进一步观察,引导学生学会全面、细致的观察 小动物,获得对小动物外型特征、生活习性和生长变化等比较完整的认识。教材 安排了这样一些活动:观察几种鱼的外形和习性,让学生经历从部分到整体的观 察过程;指导学生描述他们的发现,讨论关于鱼的各种问题;学生分组研究各自 关于鱼的感兴趣的问题,并自主探究和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总而言 之本课旨在放手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自己去发现鱼的秘密。
教学设计
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以“观察 鱼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为主线,教学过程从如下四个环节展开:
(一) 观察几种鱼外形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并记录下来。
(二) 描述和交流对鱼的观察,达成对鱼的共同特征的共识。
(三) 就如何养鱼提出问题,将观察从外形拓展到生活习性。
(四) 以“为小鱼安个家”为题设计养鱼的活动方案,互相交流并补充。
(五) 在养鱼过程中,观察鱼的生活习性和生长变化。(课外)
这样的设计是让学生在已有鱼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学习观察鱼的方 法。通过层层递进、层层深入,从部分到整体,从外形到生活习性,从课堂上观 察到长期饲养观察,力求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更具有趣味性、探究性和自主性;在
有关鱼的特征、生活习性和饲养等问题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对 话来形成共识;在科学探究上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假设,质疑,通过实践来验证自 己的看法,力求达到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目的。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 能对鱼进行多方面的观察,会用文字或图画记录观察和发现;
2、 能对如何养鱼提出问题,并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3、 能倾听其他如何养鱼的看法和建议,并修改自己的养鱼方案。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了解鱼的生活习性和外形特征,并学会判断是否是鱼;
2、通过交流互动,了解如何养鱼。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喜欢小动物,愿意关心呵护它们;
2、 愿意和其他同学合作并交流看法。
教学准备
鱼、鱼缸、水草、笔、实验记录表格等。
(通过有结构的材料,使学生在探索中强化目的性,增加趣味性,体现实践
性。在观察研究中发现,在观察研究中体验。)
教学过程设计
(一) 观察两种鱼外形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并记录下来。
师:鱼缸中的两条鱼你们认识吗?它们分别叫什么名字?
师: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让我们记录在表格上,看谁的发 现的多。
学生:进行观察活动。
(在此过程中,通过观察记录表,鼓励和引导学生多发现,多记录。观察的 记录可以是文字,可以是图,也可以图文并茂。学生同时观察两条不同的鱼,其 目的是在比较中观察,较易于发现鱼彼此之间的相同和差异。为归纳总结鱼类的 特征进行铺垫。另外,鼓励学生将观察的过程记录下来,一方面有助于他们发现, 使思维过程外化,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了解,及时反馈 和评价。)
师:我们共同来讨论这两条鱼都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学生:根据他们自己的记录,进行交流和汇报。
师:在这么多的相同之处中,你
《观察鱼》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