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行为的反思
【摘 要】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的观察和思考,它可以让教师更好的进行教学,从而达到改进教师教学行为的目的。反思包括如何看待学困生、如何进行课堂提问两个环节,这些有助于重塑教师的教育观,为科学、合理教学奠定基础。
【关键词】反思;学困生;课堂提问
一、教师是如何看待学困生的反思
学困生作为学校教育中的弱势群体,往往在课堂学习、文体活动、人际交往、班级角色、兴趣发展等方面处于不利地位,加强对他们的关心和帮助,使学习困难学生走出困境,应该是当前素质教育中优先解决的问题。曾有某教育研究中心围绕“教师怎样看待学困生”和“学生如何看待教师”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结果值得人们深思
①什么才是导致学困生出现的主要原因?
%的教师认为学生素质太差,%的教师认为学生家庭教育环境不良,%的教师认为,%的学困生认为自己成绩不好的主要原因是学习方法不当,25%的学困生认为自己上课不能集中注意,25%的学困生认为自己学习不刻苦,没有1名学困生选择“教师教的不好”这说明,教师多从学生和家长身上找原因,而学生则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②学困生的比例有多高?
%的教师认为,班里有10%的学生难教,%的教师认为,目前自己班里有20%以上的学生难教,其中认为班里有3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较差,其中,%的六年级学生认为自己成绩较差,%的初二年级学生认为自己成绩较差这说明,教师眼里的学困生要比学生眼里的学困生多。
③对学困生的教育效果怎么样?
%的教师不认为自己有办法让学困生喜欢自己,%%%的教师明确表示,自己对学困生所做努力很多,但效果不明显,%的教师明确表示自己对学困生尽心尽力,但他们好像不理解,%的教师认为自己对学困生所做的努力反而导致学生产生厌烦心理这说明,当前教师对学困生的教育效果不理想,教师和学生对此都不满意。
二、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反思
课堂提问是一种常见的教学策略,同时也是一门艺术,在中小学教学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提问在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进行师生间有效的交往互动,检查教学效果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提问的基本功能,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把注意力集中于某个特定的概念或论点;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同化和反省信息提供机会;为学生学习不同的观点提供机会等等,不一而足。然而,在现实中,提问并没有完成其“历史使命”,达到预期的目标,许多教师将提问看作是一种很简单的教学方式,没有深入地思考运用时应遵循的一系列原则、技能和技巧,精心地设计课堂提问,因而在实践中很容易陷入一些心理误区。
误区之一:提问过于频繁,问题数量过多
传统教学中过于强调讲的方式,近年来受到了教育界内外的严重批判,于是教师们相继进行
教师教育行为的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