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肥皂泡》[2].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肥皂泡》
《肥皂泡》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课文,本单元围绕“多彩童年”这一主题和“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这一要素编排了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呈现了多姿多彩的儿童生活,展现了童年生活的纯真和美好。《肥皂泡》是本单元的第三篇课文,通过描写冰心童年时代吹肥皂泡的经历,表现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和美好的憧憬。课文洋溢着童真、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想象;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
本课的认读字,都是由熟悉的部件组成,根据我班孩子的学习能力,他们可以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识字,教师点拨把字写规范。通过第一课时认读字、会写字、初读课文,我确定了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作者内心的欢娱。
2、抓关键词句说清吹肥皂泡的制作过程。
3、能用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难懂的词句。
4、体会作者由肥皂泡产生的丰富想象,并能发挥想象说出肥皂泡还有哪些去处,以及对美好生活充满希望的情感。
用心去感受,才能让课堂生动起来,因此体会作者由肥皂泡产生的丰富想象,感悟作者内心的欢娱,以及对美好生活充满希望的情感是重点,由于我班一部分孩子在平时学习中喜欢借助工具书理解难懂词句,对其他方法用得较少,所以用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难懂的词句是本课难点。
二、说教法
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根据三年级孩子的思维特点以及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法:
1、图文结合法。将文本与插图有机结合起来,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学习利用插图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
2、演示法。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生活经历,将事物直观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知道制作肥皂泡的过程。
3、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优美音乐的引领下,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景想象画面,感受作者内心的欢娱。
4、读悟结合法。在读中感悟文本,体会句子所表达的含义。
5、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起指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句子的含义。
三、说学法
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是要让学生学会方法,三年级孩子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了解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因此我将采用以下学法。
1、自读自悟法。学生在反复朗读过程中,感受肥皂泡的轻柔和薄脆。
2、小组讨论法。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畅所欲言,让自己成为课堂的主人。
3、边读边想象法。
四、说教学过程
1、插图导入
我将用第一幅插图,让学生观察图片,用一句完整的话表达图片内容。
插图是文本重要的组成部分,利用现成资源水到渠成地引出了课题《肥皂泡》,激发了孩子们学习课文的兴趣。
2、谈话激趣
我将提出这两个问题,“哪些孩子吹过泡泡?”“你们吹的泡泡都是从哪里来的?”因为孩子都有吹泡泡的经历,但缺少做泡泡的体验,这样的谈话为下一个阶段做泡泡、吹泡泡的教学环节做好铺垫,激发孩子兴趣。
3制作泡泡,引导观察,了解过程
(1)制作泡泡,引导观察
这时我将用已经准备好的肥皂和水给孩子们变出肥皂泡,让他们仔细观察,这一环节设计既活跃了课堂,又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
(2)描述过程,准确表达
我让学生学会用“先—然后—再”这组关联词语说一说刚才制作肥皂泡的过程。因为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切实把握好语言训练点,扎扎实实地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再从课堂回到课

《肥皂泡》[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56403****
  • 文件大小13 KB
  • 时间2021-08-2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