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婉语翻译探究姓名:杨帆学号: 2009200728 班级: 2班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在生活中, 当我们遇到一些特殊的场合或者是比较尴尬的情况时, 我们直接说出一些话来则会触碰他人的禁忌, 这时我们就会使用一些委婉语。比如在某个人去世时, 平常人会说“……走了”,“……作古了”, 道家人则会说“……羽化了”, 佛教和尚死亡则会说“……圆寂了”,类似的委婉语还有很多。一、委婉语概述那么委婉语是什么?对委婉语的定义现在有两种比较流行的说法, 一种是由斯托克和哈特蔓等编著的《语言与语言学词典》的定义:“用一种不明说的,能使人感到愉快的含糊说法,代替具有令人不悦的含义不够尊重的表达方法”,另一种则是由法文版《语言学词典》中所定义的“委婉语就是用婉转或温和的方式来表达某些事实或思想,以减轻其粗俗的程度。”在对我们生活中经常使用或者是听到的委婉语进行考察,我们可以发现第一种定义比较符合实际,因为我们在使用委婉语时,很多时候并不是只是为了“减轻粗俗的程度”,比如在批评某人将事情搞砸了, 我们会正话反说,“看你干的好事”, 显然这并不是为了减少其粗俗程度,而是为了加强责备的语气并表达讥讽的情感。委婉语( Euphemism )是人类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是人们谈论那些令人不快或尴尬的事情时所使用的较为礼貌的说法。它是一种修辞格, 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在古汉语中,委婉语则称为“曲语”,指说话时,迂回曲折,含蓄隐晦,但达到较好的语言交际效果。委婉语是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有的语言单位和语言现象, 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为谋求理想的交际效果而创造的一种适当的语言形式。许多文化都存在着共同的禁忌, 如死亡、生理行为、生理缺陷、职业、疾病、外交辞令等, 但由于文化传统的差异, 相同的领域可能又存在着不同的表达或程度的深浅。不言而喻,委婉语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一方面,它可以维持语言禁忌的施使和效能; 另一方面, 它可以用来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促进言语交际的正常进行。同时它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种文化、一个社会的价值观或崇尚心理。三、委婉语的一般表现方法委婉语作为一种辞格,既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目的。大量的英汉委婉语运用了各种各样的表现手段来达到“委婉”这个目的。(一) 借助隐喻法人们常借助生动而又通俗的隐喻来婉转地地表达自己的说话艺术。“死亡”这一在中西方文化中都是一个禁忌,人们对于一个人的逝去总是感到悲伤。在中常人死亡, 则会说“走了”“去了”“老了”之类的话, 而常用“星陨”、“花落”来比喻伟大人物的逝世, 以表达无限惋惜和崇敬之情。在英语中, 则会用“ pass away ”“ breatheone ’s last ”“ fall asleep ”“ to go west ”“ pay one ’s debt to nature ”“ go to heaven ”“ be with God ”等词组来代替死亡之意,因为在西方人们普遍信仰基督教,这些词组表现了西方人一种良好的愿望:离开人间的死者去了天堂,去了极乐世界。对于墓地这一禁忌的地方, 中国人则常常会将墓地称为“安乐园”,在西方中墓地原本单词是" cemetery " 则被称为" memorial park "。(二) 迂回陈述法对于有伤大雅、令人不快的话, 人们常借用迂回陈述法拐弯抹角地来表达, 旨在文
委婉语翻译探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