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变来变去的盐》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变来变去的盐》教学设计.docT《“变”来“变”去的盐》教学设计
陕西省千阳县红峰希望小学 任艳萍
【教材简析】:
本课是湘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物质的变化” 中的第一课。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研究学习了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水的三态变化,对物质的可逆变化过程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认识。在 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上,本课引导他们进一步探究物质的变化,帮助 学生建立物质的变化分为可逆的变化与不可逆的变化的概念,重点认 识物质的可逆变化过程。
【教学思路】:
本节课主要安排了两个实验探究活动1•“盐的溶解”,2.“找 回溶解在水里的盐”。按照“提出问题、作出猜想 设计实验、
进行探究 汇报交流、建立概念”的教学思路顺序来进行,引领
学生建立可逆变化过程的概念。体验盐和盐水的溶解、蒸发过程。
【学情分析】:
本课的学习对象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对身边事物充满好奇 心,大多数学生已具备初步的思维能力、实验设计操作能力,在学习 过程中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行自主学习。但个别学生在活动的 过程中不能主动参与,实验设计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以“盐溶解于水和提取溶解在水中的盐”为例,通过对盐的 变化过程进行分析,建立可逆变化过程的概念。
以“切开和嚼烂的苹果”为例,通过与可逆变化过程的概念 进行比较,建立不可逆变化过程的概念。
尝试将物质的变化过程进行系统分类,能对物质的变化过程 是否可逆初步进行判断。
过程与方法:
设计探究实验活动,通过观察、比较、分析,体验过程,建立概 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学习合作,学会交流,培养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
设计实验将盐“变”来“变”去并由此引申,建立可逆变化 过程的概念。
【教学难点】:
判断某些变化过程是否可逆。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不是每组都一样):2小包食盐;少量纯净水; 清洁并已消毒的小烧杯、玻璃棒(或竹筷)、蒸发皿(或带绝缘柄的 不锈钢汤勺);酒精灯(或蜡烛);火柴;三脚架;圮堀钳(或试管夹); 毛巾等。
教师演示材料:2个苹果、水果刀、海水晒盐等相关资料;课 件。
一、导入新课
1、 器材介绍与确认
师:同学们,在你们桌上的烧杯里,盛有少量的饮用纯净水,你 们先看看,然后每个小组推选1人,用已消毒的玻璃棒或筷子蘸一点 尝尝。(生尝纯净水)
师:有什么感觉?(无色无味)
师:桌上还有2个小纸包,里面装的东西都一样,请打开其中的 一个,看看里面是什么,小心别弄洒了。
(估计学生都认识食盐并能正确判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予 以评价一一如果直接说出是食盐,“一看就知道是食盐,不错,很有 经验!”;如果有人尝了,“请问,你是估计是食盐然后再尝,还是一 开始就尝了? ”、“你很大胆,幸亏老师今天准备的真是食盐,否则就 难以保障你的安全了,请记住,以后可不要轻易尝试不明的物体。”)
【设计意图】面对摆在桌上的器材,学生是最为关注的,本课教 学直接从器材介绍入手,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是引领学生直接进入 学习的一种方式,尝纯净水和确认食盐的活动,为后面验证白色结晶 就是先前溶解的食盐做好了铺垫。
2、 溶解食盐并初填变化过程示意图
(1)将盐变“没了”
师:桌上的这些材料,你们看也看了,尝也尝了,接下来就用 这些材料,请将那

《变来变去的盐》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健
  • 文件大小91 KB
  • 时间2021-09-0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