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晋商衰败之根本原因.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晋商衰败之根本原因
晋商衰败之根本原因 电影《红灯笼高高挂》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使不可一世的晋商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8月,我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潮,在摩肩接踵中参观了山西祁县乔家大院、榆次常家庄园,这两个晋商老宅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上百万。
通过介绍我了解到:明清时代,晋商纵横商界500年,经营项目“上自绸缎,下至葱蒜”,涉及商贸、盐业、票号,百业齐备;足迹遍及华夏大地及蒙古、俄罗斯、日本、朝鲜等周边国家;服务对象上达朝廷,中至官宦,下到乡野、边关;商路达万里之遥,款项则汇通天下,拥有的资本控制了中国北方的贸易和资金调度。可谓富可敌国。
但我在两个晋商大院的热闹中看不到繁华,“雕梁画栋今犹在,只是朱颜改”,晋商豪宅尽管经过了费力的修缮,还是掩饰不了满目凄凉的破败景象。晋商昔日的威风八面己成为历史,只留在电视、电影、小说里。晋商于清末民初衰败,最后于20世纪初被迫退出历史舞台。
令人费思的是,晋商为何衰败呢?为何晋商没有成长为现代意义上的企业家呢?
究其原因,有人认为“后代没有能够将诚信进行到底”;有人指出“民国之后其创新能力的丧失 ”;也有人强调“外来力量毁灭性打击”。笔者认为根本原因还是“官商勾结,以商附官”模式逆市场经济规律的必然失败。
  晋商骨子里推崇的是“官本位”。在常家庄园我参观了墨香四溢的书院,以前常家家办私塾多达17座,几乎每支都有书房或书院。“石芸轩法贴”,“听雨轩法帖”,收集了唐到清中叶50多位书法家的作品,有从夏禹到清宣统44个帝后的墨迹。使人強力地感受到“学而优则仕”和结交权贵、攀附官府、崇尚皇权的氛围。
乔家大院的历程告诉我,乔家藉明朝统治者为北方边镇筹集军饷而崛起,入清后又充当皇商而获得商业特权,清末又因为清政府代垫和汇兑军饷等而执金融界牛耳。乔致庸是“二品补用道”,分省候补,赏戴花翎,乔致庸的孙子乔映霞说过:“花钱买官,为的是结识权贵,保障家财。”
一路看下来,听下来,我深为晋商始终难以摆脱官场的束缚,不得不讨好权贵以求生存的无奈而叹息。也为晋商带来社会繁荣进步的同时,也带来腐败而揑腕。
官商勾结,或者以商附官,甚至把商变官的畸形商业发展路线图给晋商带来甜头,获取官府保护,搞垄断和特权交易,减少了交易成本。但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后果也是灾难性的,随着清政府土崩瓦解,厐然大物的晋商也轰然坍塌了。
百年过去了。进入了新的轮回的“煤炭富豪”、“焦炭大王”将中国第一产煤大省山西推上风口浪尖。 近年来,山西连发“矿难”,举世震惊,最不可忍受的是发生“矿难”的企业,多有政府官员持股,官商勾结,急功近利,忽视安全,导致恶性事故频发。有位&#82

晋商衰败之根本原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好用的文档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1-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