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学 督 导 简 报
2014年第8期
(总第88期)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督导办公室编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质量监控办公室编 2014年11月28日
……………………………………………………………
本 期 目 录
督导新闻
姜大源教授来院做职业院校课程开发专题讲座
我院获教育部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二等奖
专家来我院解读麦可思调查报告
我院与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举行校企合作签约仪式
我院走访27家校企合作单位
督导动态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学生期中教学座谈会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学生督导信息员信息反馈
评估专家在我院听取“数控技术”专业剖析和说课
评估专家在我院听取“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剖析和说课
我院召开人才培养工作评估通报会
我院召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专家意见反馈会
督导视野
构建高校质量保障体系
督导新闻
姜大源教授来院做职业院校课程开发专题讲座
为进一步推进学校的内涵建设,加强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11月15日,学校邀请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员、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姜大源教授,为学院教学管理人员、科级以上干部以及江阴中专的中层以上干部作了为期一天的专题讲座。
姜大源教授以职业院校课程教学改革为主题,结合课程开发案例,深入浅出地解读了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关问题,并围绕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探讨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建设的具体做法。上午,姜教授立足“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开发方法”,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小道”与“大道”的哲学命题、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框架设想、课程改革以及人的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思考等展开论述。姜教授提出职业教育是跨界的教育,在职业与教育之间建立跨界的桥梁是目前从事高职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课程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实现教育跨界的媒介。姜教授还就中高职教育层次问题、技术与技能关系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包含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多层次中高职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设想。下午,姜教授作了题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教学实施、教育解读”的报告。从行动体系出发,依据工作过程系统,提出了基于知识应用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开发包括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换以及学习情境设计等环节,通过归纳、转换、演绎最终实现工作过程到学习过程的转换。此外,姜教授还结合相关专业课程,详细解说了各类课程的工作过程系统化开发实例。
院党委书记、院长钱红在总结中指出:姜教授的讲座谈古论今,旁征博引,引用唐诗宋词游刃有余,语言生动幽默。讲解过程中特别注重结合实例,以国内各高职院校具有代表性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为案例,通过不同专业的课程设计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应用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从理论到应用的示例,非常有利于教师开阔课程建设的思路,为学院今后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开发的全面展开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钱院长还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诗句,表达了全体聆听讲座的职业教育工作者在这个秋日的幸福感受!
我院获教育部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二等奖
10月25至28日,第十四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在北京举行,由我院教务处电教中心、计算机系、机电系三部门成员共同合作完成的课件作品《基于虚拟机技术的虚拟模型素材库》获得高职理科组二等奖,作者为吉根云、徐卫国、崔凤利、李光玲、张良、黄成、陈晓春、周建林等8位老师。
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举办,本届参赛课件2817件,比上届增长25%,作品数量再创新高,课件整体质量与往年相比有所提高。参赛课件按照适用对象分为高教理科组、高教工科组、高教文科组、高教医学组、高职理科组、高职文科组、中职组、微课组等。其中高职理科组有110件作品进入北京现场决赛,产生17个一等奖,30个二等奖。
我院此次的参赛课件开发历时近一年。2014年3月,电教中心吉根云老师、机电系徐卫国老师便计划开发此课件,但多方尝试效果均不显著。全体参赛人员并没有就此放弃,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吸取教训,加班加点,不计任何报酬,积极备战,终于在技术上得到了专家认可。在课件制作的过程中,计算机系主任吴懋刚、副主任包芳及电教中心全体教师都给予的许多有价值意见和建议,包芳副主任、吉根云老师及孙军老师对北京参赛的答辩稿提出了多次修改意见。参赛之前,在我院张庆堂副院长组织下,教务处张俭处长,陈伟军副处长、机电系周红雷主任及徐卫国老师、张良老师等反复进行了模拟答辩,为北京现场决赛打下了坚实基础。据了解,我院是此次大赛中无锡地区唯一一个获得国家级理工科奖项的高职院校。
专家来我院解读麦可思调查报告
2014年10月
教学督导简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