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生态水世界里自在遨游
王芳, 1965 年生,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 教授、高级工程师,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会员,中国生态学会 理事,国家湿地科学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 生态水文。主持和参加完成的项目 70 多项。发表文章 50 多 篇,其中两篇获中国科协优秀论文奖。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 等奖 2 项,大禹科学技术奖 4 项。
专家简介: 多个点连成一条线,多条线形成一张网,多张网构成了 整个世界。正因万物的相依存在,才打造了绚丽多彩的自然 世界。正如坡面植被、河流、湖沼湿地及河口近岸海域作为 四大生态系统,因为流域水循环,它们彼此间相互交融、相 伴而生。
但在人类活动的干扰之下,这一自然循环系统却被打破。 流域植被破坏、河流水量减少、湖沼湿地萎缩、近岸流域咸 化等问题日益引发社会关注。因此,近二十年来流域水循环 演变及其伴生的生态系统演变形成了生态水文学科。
“在生态水文领域的科研工作中,要有面向流域的宏观 布局,也需要基于物种的微观处理,在流域尺度搭建生态水 文交叉学科新平台”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教 授、高级工程师王芳如是认为。
离蒙赴京 走上科研之路
1986 年,毕业于内蒙古林学院沙漠治理系, 主修地学与 植物学的王芳并无强烈的科研之心,毕业后就进入内蒙古水 利职工大学水土保持系做了一名前线教师。 “当时主要讲植 物生态学课程,带学生,没想过要做科研” 。
但,人生际遇总是很奇妙,它可以重塑另一种人生。当 时王芳所在的水土保持系因专业单一,招生日渐困难。为寻 求进一步发展, “必须改行”。于是做了 4 年教师的她果断申 请了去河海大学进修一年。也正是这一年,她的视野被迅速 打开,想法也随之转变。
“当时很喜欢河海大学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于是觉得 自己要再读下去” 。想法一出,当机立断。进修当年,王芳 就报考了河海大学陆地水文系研究生,成为一名主攻地下水 研究方向的硕士,师从叶水庭教授和卞毓明教授,在叶水庭 老师去世后,又得到叶老师的朋友南京大学陈葆仁老师的指 导。“读完硕士后,还想着要回到家乡” ,于是拥有生态、水 文双学科背景的王芳来到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勘测室,做 了一名水文与水文地质勘测设计工程师,一待就是 3 年。
3 年基层历练,田间泥水中摸爬滚打出来的王芳实践技 能进一步提升,同时一位前辈的出现,让她对此领域的看法 又悄然发生着改变……
“她是一位教授高级工程师,是我国第一个空冷电厂的 设计总工程师,专业技能的精湛及敬业程度感染了我。我觉 得,作为一名女性,还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3 年间,王芳跟 随一些老工程师们做了大量的野外勘察,洪水调查、水文地 质勘察、地形测量都干过,补上了跨专业学习缺下的外业实 习,也历练了水利工程建设的前期勘察技能。同时,在这位 女性前辈的影响下,她果断考博。凭借多年的实践经验,与 生态、水文双学科背景,她考入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 资源研究所,成为一名水文水资源方向的博士生,当年已是 31 岁。
历练岁月沉淀,方能铺就通向成功的路。 博士期间,导师是梁瑞驹院长,副导师是杨小柳所长和 陈敏健教授, 王芳主要在陈
在生态水世界里自在遨游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