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三年级古诗《鹿柴》一课教案.doc第1页 /总页数 7 页
语文三年级古诗《鹿柴》一课教案
一份优秀的教案需要教师提前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准备,提前将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反应进行预想;还需要教师对授课对象也就是学生进行一定的分析,对授课内容进行一定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使教案在教学中更好地发挥其"引导者"和"先行者"的作用。以下是***整理的相关资料,望对您有所帮助。
作者简介
王维,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的诗明净清新,精美雅致,李杜之外,自成一家。其名字取自维摩诘居士,心向佛门。虽为朝廷命官,却常隐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王维又是杰出的画家、音乐家,通晓音乐,善以乐理、画理、禅理融入诗歌创作之中。苏轼称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背诵三首诗。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初步掌握每首古诗的主要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第一首古诗《鹿柴》。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柴”的读音是“zhài”,鹿柴是地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古诗《鹿柴》。
王维,唐代山水诗人的代表之一,他还是画家、音乐家。他的诗以写山水为主,画面感强,对声音敏感是他的诗的特点。《鹿柴》是王维的《辋川集》20首中的一首。
第2页 /总页数 7 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古诗读通顺。
鹿(l))柴返(f3n)景复(f))照青苔(t2i)
2.检查自读情况。
3.教师范读。
4?床逋迹?潦?洌?胂朊烤涫?档氖鞘裁匆馑肌?br>(三)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理解第一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1)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一个分句的意思。
(2)读整个诗句,说说“但、闻”的意思。
但——只闻——听见。
(3)让学生读诗句,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2.理解第二句“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齐读第二句,并看图,说说与第一句的情景有什么不同?
(2)理解两个分句的意思。
说说“返景”的意思。“复”的意思。
返景——阳光斜射进深林。复——又,再。
(3)读全句,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3.读诗句,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明确:这首诗写的是在深邃幽静的山林里,只听见有人在说话,但看不见人,只有阳光透射过密密的丛林,照在青苔上。
4.这首诗,表现了一个怎样的意境?
诗人描绘了山林的幽静,写出了诗人在山林深处,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妙感觉。
(四)指导朗读
鹿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第3页 /总页数 7 页
(五)总结
1.朗读全诗。
2.背诵古诗。
3.学习了这首诗,请你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它表现了一个怎样的意境?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第二首古诗。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板书)江上渔者,请同学们解释“渔者”是什么意思?
明确:指打鱼的人。
语文三年级古诗《鹿柴》一课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