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
苏轼
2021/3/10
1
●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增加文言积累,积淀文言语感。
2.体会景物描写之中深沉的感情,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品味如散文诗一般精练优美的语言。体会文章的语言与意境之美。
4.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5.了解主客问答这一赋体传统手法在表达思想情感中的作用,了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
2021/3/10
2
请大家欣赏两幅对联:
1、 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
2、 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荫
2021/3/10
3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美食家,豪放派词人代表。
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
作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在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2021/3/10
4
文中赤壁
实为黄州赤鼻矶,三国之时的赤壁遗址众说纷纭.
2021/3/10
5
1、壬戌( ) 10、酾酒( )
2、桂棹( ) 11、横槊( )
3、余音袅袅( ) 12、渔樵( )
4、幽壑( ) 13、扁舟( )
5、嫠妇( ) 14、匏樽( )
6、愀然( ) 15、蜉蝣( )
7、山川相缪( ) 16、无尽藏
8、舳舻千里( ) 17、狼藉( )
9、旌旗( ) 18、枕藉( )
注音
rénxū
zhào
niǎo
hè
lí
qiǎo
liáo
zhúlú
jīng
shī
shuò
qiáo
piān
páo
fúyóu
zàng
jí
jiè
2021/3/10
6
苏轼笔迹
2021/3/10
7
第一段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通“嘱”劝酒
古义:明月停留
古:越过今:欺辱
通“凭”,凭借
名→状
古:白茫茫的水汽/今:节气
古:浩荡渺远的样子
今:不知道的样子
写夜游赤壁的情景。
2021/3/10
8
苏轼在游赤壁时的心情为何而乐?
明月清风、水天一色
朦胧迷离、羽化登仙
乐:
(景美)
2021/3/10
9
第二段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古:内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作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动使动
动→使动
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
2021/3/10
10
《赤壁赋·苏轼》课件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