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相传苏轼官翰林学士时,曾问幕下士:“我词何如柳七(柳永)?”幕下士答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岁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清人张鹏翮撰其三苏祠联曰:“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把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称为“四大家。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父苏询,弟苏辙均以文名著称,而以苏轼成就最大。文坛历史上称他们父子为“三苏”。宋仁宗嘉佑二年,苏轼中进士,受到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赞赏。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实行变法,苏轼因反对新法而外调杭州通判,转任密、徐、湖州知州。元丰二年因讽刺新法的诗句,而被捕下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因筑室于东坡而自号东坡居士。哲宗继位,一度被召回家,等哲宗亲政,苏轼再一次遭贬到惠州,后又到琼州。徽宗即位后,遇赦北还,途中在常州病逝。
赋赋,始于两汉魏晋,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就总结了赋的特点:“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也就是要运用铺陈夸饰的手法来直陈其事,用新奇美丽的辞藻来描摹事物(体物),抒写情志。赋是一种专事铺叙的用韵散文,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讲究文采,以铺陈为能事。例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贾谊的《鹏鸟赋》、张衡的《二京赋》等。
课文正音——
属客 窈窕
冯虚御风 棹
和歌 愀然
扁舟 舳舻
酾酒 匏尊 蜉蝣
无尽藏 枕藉
属(zhǔ)客 窈窕(yǎo tiǎo)
冯(píng)虚御风 棹(zhào)
和(hè)歌 愀(qiǎo)然
扁(piān)舟 舳舻(zhú lú )
酾(shī)酒 匏(páo)尊 蜉蝣(fú yóu)
无尽藏(zàng) 枕藉(jiè)
通假字:
①举酒属客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通假字:
①举酒属客 属——嘱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凭
赤壁赋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