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具有孝心
我们中华民族是个具有传统文明的国度。而孝道更是我们自古至今最为推崇的美德。无论是儒家还是佛教,无一不最为重视孝道。但是,什么是真正的孝道?我们该怎样行使我们的孝道?我们做父母的又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孝心?这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弟子规》里有这样的话:“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意思就是说:只要是父母喜欢的,我们就要尽力去做,父母所不喜欢、厌恶的,我们都要尽力避免。现在经常听到有人这样对父母说:我对你怎样好怎样好,然后把优越的生活条件摆在父母的面前,似乎这就是对父母的孝顺。殊不知,孝顺父母最难做到的就是:色难。你对父母的孝顺,哪里是区区物质就可以报答了的呢?父母所为你付出的,又何止是你一生所能回报的呢?
现在国内的家庭,家家户户都是一个宝贝。说句老实话,孝顺孩子的父母乃至爷爷奶奶随处可见,能够真心孝顺父母并且做到身体力行的,还真不多。你说怪孩子吗?我看还是怪家长。
家长做了好吃的,自己舍不得吃,偏偏要先给孩子吃,美其名曰: 爱,我看就是害。孩子从小不懂得感恩、谦让。大家还记得那个著名的鱼头的故事吗?一个妈妈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多吃鱼,自己偏说鱼头好吃,喜欢吃鱼头,结果吃了一辈子的鱼头,等到生病的时候,孩子给妈妈做的饭,居然就是一盘子鱼头。
其实,我们除了表达自己对孩子的关爱之外,还要教会他分享,感恩,孝敬的概念。全家人坐在一起吃饭的时候,你观察一下,你或者你的爱人,第一筷子是夹给谁的?是夹给爷爷奶奶,公公婆婆的呢,还是夹给自己可爱的宝贝呢?别说无所谓,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我家里,最好吃的东西,都要先紧着长辈吃,哪怕咬上一口,才能轮到孩子,要让他明白,好东西大家都爱吃,之所以给了他,是因为对他的关爱,他应该心存感激,而不应该视为理所当然。孩子渐渐从一个不舍得分享,不懂得感恩的懵懂小孩,变成了有什么好吃的都知道留着给婆婆,给爸爸,给妈妈的有孝心的好孩子。从一点一滴开始,把一个孝顺的概念种植到
他的脑海里。做家长的,一定要让孩子享受到这种孝敬长辈的乐趣。
但是孝顺,不是愚孝,并不是让他完全臣服于父母的威严之下。我们既是孩子的父母,同时也是他最好的朋友。但孝顺是一个大的前提,必须教会一个孩子心存感恩之情。一个孝顺的孩子,必定是一个善良的孩子。我和孩子的约定是,遇到问题大家商量,原则上的问题要听从父母的,但我们会考虑到他的意见。遇到不理解的可以提出来,但绝不能无理取闹,得理不让人。
父母也是凡人,也会犯错误,我们做错了,也会向他道歉的,我记得孩子小时候,有一次他爸爸和我争吵,早上把门一摔就上班去了,等到下午我们和好后,我要求他爸爸,今天一定要和我一起去幼儿园接孩子,并且当着孩子的面向我道歉。结果孩子那天很开心,特别开心。他也知道,原来做错了事情并不可怕,知错就改才是最好的。当然,他的爸爸从此也把这个坏脾气改掉了。
有一个孩子,在13岁的时候,爸爸犯了一个错误,偷看了他的日记。结果那个孩子知道了,不依不饶,连续几天不和父亲说话,无论爸爸怎么道歉都没有用。最后爸爸非常痛苦,觉得自己的错误是不可原谅的。其实,这个事情很简单,爸爸偷看孩子日记,自然是爸爸不对,但是孩子在爸爸已经道歉的前提下,还继续惩罚爸爸,就是孩子的不对了,他忘记了孝顺爸爸和宽容爸爸。整个家庭不能没有主次之分,一个家
如何让孩子具有孝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