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解说脂溢性皮炎的治疗(精).doc中医解说脂溢性皮炎的治疗(精)
中医解说脂溢性皮炎的治疗(精)
1 / 3
中医解说脂溢性皮炎的治疗(精)
中医解说脂溢性皮炎的治疗
脂溢性皮炎是发生于皮脂溢出部位的一种炎症性皮肤病。以皮肤鲜红或黄红色斑片,表面覆有油腻性鳞屑或痂皮,常有不同程度的瘙痒为特征。多见于成年人及新生儿。其症状表现为:
成人脂溢性皮炎:好发于皮脂腺分布较多的部位如头皮、面部、上胸、上背、腋窝、阴部等处。基本损害为红斑、丘疹,表面有黄色油腻性鳞屑或痂。有小同程度的瘙痒。
皮损由于部位不同各有其特点:
头部:可表现为三种形态, 一是斑片型,皮损渗出明显,常有污秽且厚的黄色痴皮,有臭味、一是散在性丘疹,表面有油腻性鳞屑。一是皮损为大小不等干燥糠秕状鳞屑斑,称为干性脂溢性皮炎。头发可稀疏、脱落。
面部:好发于眉弓、眉间、鼻翼旁、颊部,皮损为黄红色毛囊性丘疹及红斑,表面有油腻性鳞屑,常伴有睑缘炎及外耳道炎。
胸背部:皮损为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红斑,表面有油腻性鳞屑,边缘清楚。在腋部或女性乳房下、脐窝处皮损常呈湿疹样改变。
严重者皮损可泛发全身,表现为弥慢性潮红,鳞屑显著,称为皮脂溢性红皮
病。
2.婴儿脂溢性皮炎:常见于出生后 1-3 个月内,其皮脂溢出的原因与可能从母体获得雄激素的影响有关。皮损好发生于头皮、眉弓、眉间、鼻翼旁。表现为红斑,表面有较厚的油腻性黄色痂皮。本病可自愈,预后良好。
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脂溢性皮炎:可用荆芥 15 克,防风 10 克,蝉蜕 10 克,生地 10 克,
中医解说脂溢性皮炎的治疗(精)
中医解说脂溢性皮炎的治疗(精)
3 / 3
中医解说脂溢性皮炎的治疗(精)
苦参 10 克,何首乌 10 克,银花 10 克,连翘 10 克,蒲公英 10 克,甘草 5 克,每日一剂,水煎两次,合并煎液分两次服用。
中药外洗方
【组成】苦参、王不留行、明矾、苍耳子、金银花、野菊花、蛇床子、地肤子、地榆、石菖蒲各 30 克。
【用 法】每日 1 剂,水煎外洗。连续用 15 日观察疗效。治疗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禁烟、酒类。
【功效】燥湿收敛,凉血散结,祛风止痒,清热解毒。
【疗效】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 60 例,治愈 57 例,好转 3 例,总有效率为
100%。
也可根据不同症状不同类型的脂溢性皮炎,加入不同的药物更好的对症治疗从
而达到更好的效果。以野菊花 15 克,生地 15 克,赤石脂 15 克,牛蒡子 10 克,丹
皮 10 克,荆芥 9 克,防风 9 克,生薏苡仁 30 克,白矾 12 克,甘草 6 克,为原药在根据不同类型的加入不同的药物,如:
热重,加生槐米 10 克,银花 10 克,连翘 10 克;
湿重,加苦参 12 克,茯苓 15 克,滑石 12 克;
瘙痒明显,加蝉蜕 6 克,僵蚕 6 克,白鲜皮 15 克;
头面为著,加羌活 9 克,蔓荆子 9 克,薄荷 6 克;
中医解说脂溢性皮炎的治疗(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