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鳜鱼
某酒店的餐厅里,一位客人指着刚上桌的鳜鱼,大声对服务员说:“我们点的是鳜鱼,这个不是!”他这么一说,同桌的其他客人也随声附和,要求服务员退换。
正当服务员左右为难时,餐厅领班张小姐走了过来。张小姐走到客人座位旁仔细一看,发现服务员给客人上的确实是鳜鱼,心里便明白是客人弄错了。当她看到这位客人的反应比较强烈,其余的客人多数含混不清地点头,主人虽然要求服务员调换,但却显得比较难堪时,立即明白这鳜鱼是主人点的,而他对那位客人的错误又不好指出。
于是,张小姐对那位投诉的客人说:“先生,如果真是这样,那您不妨再点一条鳜鱼。请您亲自到海鲜池挑选好吗?”客人点头应允。张小姐陪着客人来到海鲜池前,并不着急让客人点鱼,而是先和他聊起天来。稍稍站了一会儿,恰好有其他的客人也点鳜鱼,看到服务员将鱼从池子里捞出,客人的脸上立即露出了惊诧的神情。等点鱼的客人走后,张小姐对这位投诉的客人说:“这就是鳜鱼。”接着,她指着海鲜池前的标签和池中的鱼简要地介绍了一下鳜鱼的特征。最后,她征求客人的意见,“您看您现在点还是等一会儿再点?”
“这……等一会儿吧。”客人答道。
客人回到座位,认真观察了一下,确定是自己弄错了。面带愧色地向张小姐及服务员道歉,而主人则向张小姐投来了感激的目光。
点评:
酒店服务中有一条金科玉律,即:“客人永远是对的”。这句话并不是说客人不可能犯错误,而是指从服务的角度来说,要永远把客人置于“对”的位子上,使其保持一种“永远是对的”的心态。因此在服务过程中,即使明知客人犯了错误,一般也不要直截了当地指出来,以保全其面子。因为对于“爱面子”的中国人来说,如果在酒店丢了面子,那么即使其他方面做得再好,客人对酒店的服务也不会满意。
本案例的领班张小姐虽然明知客人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但由于她心中有了“客人永远是对的”这根弦儿,于是采取了一种间接的转移现场的方式,让客人亲自到海鲜池前点鱼,从而使客人自身认识到错误,取消投诉并致歉。这种处理充分显示了领班张小姐的机智与灵活。另外,领班张小姐在投诉处理过程中的察言观色的能力也值得肯定,通过观察,她比较准确地了解到其中的微妙关系,所以用语措词都非常谨慎,有效避免了主人和投诉客人之间的尴尬和可能出现的直接对话。
浅谈对客服务的人性化与制度化
怎样为客人提供更具人性化的服务,让客人充分享受华天特有的温情、细腻的服务,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但在现实工作中,我们发现人性化服务与制度化管理有着相冲突的地方。如果我们遵循了制度化,就会有客人反映我们不够灵活,引起客人投诉;若客人要求能遇事技巧些时,我们却发现违背了酒店规定的某些制度。那么,我们究竟该怎样为客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呢?
例一:某酒店8032房间登记了一位程先生,而实际上程先生携带一女子住在房内。两天后的早上9:30分,服务员小刘看见程先生和其女友准备下楼用早餐,小刘礼貌地为客人送梯。约15分钟后,其女友匆匆返回楼层,要求小刘为她开门帮房主程先生拿电脑下楼,并详细告知客人的姓名,证件名称,手提电脑的位置。服务员基于该女子已入住了两三天时间,且各方面的资料均吻合的情况下,没有进一步要求其需取得房主同意便开了门。下午17:00多钟程先生返店发现电脑和其它一些物品不见
餐厅服务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