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民美术出版社书法 第2课 篆书知识与赏析教案.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人民美术出版社书法 第2课 篆书知识与赏析教案
第 3 页
篆书知识与鉴赏
时间:2021-11-06 17:32来源:中国少儿艺教网 作者:祥子
篆书是最早出现的汉字书体。学习书法不单是要学习写字,还要了解汉字发展演变的历史和与汉字书写有关的知识,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通过本课的教学,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篆书包括哪些主要的字体样式,了解篆书的大体特征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过程,对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篆书是最早出现的汉字书体。学习书法不单是要学习写字,还要了解汉字发展演变的历史和与汉字书写有关的知识,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通过本课的教学,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篆书包括哪些主要的字体样式,了解篆书的大体特征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过程,对汉字的起源和早期的书写状况有所认识;另一方面要让学生认知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篆书作品,学习如何赏析篆书,提高学习书法的积极性。
(二)内容结构
    本课内容结构包括篆书基础知识与篆书名作赏析两个方面,分为四个部分:
1. 什么是篆书。介绍篆书的概念和范围。
2. 篆书的发展。概述篆书发展的过程。按时间先后分四个阶段:商代的甲骨文、商周金文及其他大篆文字、秦代小篆和秦代以后的篆书。
    另外,本课的“知识窗”可以看作是对该部分内容的补充。
3. 篆书的特征。从用笔、结字和章法三个方面概括篆书的基本特征。
    以上三个部分属于篆书基础知识方面的内容。
4. 篆书名作赏析。重点欣赏分析8件具有代表性的篆书名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篆书基础知识
    重点:篆书的发展和特征。理清篆书发展过程的基本线索。了解篆书中不同字体使用的年代和形态特征。
    难点:大篆所包括的字体。弄清甲骨文、金文还有石鼓文和简牍书等出现年代的先后,并对它们的载体和成字方式有所了解。
2. 篆书名作赏析
    重点:欣赏和认知作品。了解作品的主要特点和产生年代,学习如何欣赏篆书作品。
    难点:认知作品的审美价值和代表性。
二、教学内容资料
(一)篆书基础知识
1. 什么是篆书
    篆书是中国文字史和书法史上最早出现的、点画单纯、有的字还具某种象形因素的古老的汉字字体。关于“篆”的含义,各家解释不尽一致。“篆”从“竹”、“彖”声,是形声字。《说文·竹部》说:“篆,引书。”“引”字是开弓,也有拉长的意思。“引书”即是将笔画拉长,是书写的意思。唐代张怀《书断》卷上解释大篆时说:“篆者传也,传其物理,施之无穷。”这是从社会功能的角度讲的,是书写的引伸义,非本义。郭沫若在《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中说:“篆者,掾也,掾者官也。”他认为,“篆书之名始于汉代,为秦以前未有,究竟因何而名为篆呢?我认为是对隶书而言的……施于徒隶的书谓之隶书,施于官掾的书谓之篆书。”各家对于“篆”的解释不尽一致,但一般说来,都认为篆书包括大篆和小篆。大篆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说法:广义的大篆泛指先秦时代出现的各种汉字;狭义的大篆则专指“籀文”,它是周代通行的一种文字,据说是由周宣王太史籀整理审定的,因此称为“籀文”。我们把隶书出现之前形成的各种汉字字体都归之于“篆书”。大篆是秦代统一文字以前的篆书,包括甲骨文、金文还有石鼓文和简牍书等。小篆是秦代和汉代前期通行的官方正体文字,是秦代规范化的篆书。这其实就是采用了大篆广义的说法。
    在篆、隶、楷、行、草五种字体中,篆书是最古老的汉字字体,是先秦时代、秦代和汉代前期通行的正体文字。至东汉时代,篆书已逐渐被隶书所替代,退出主要实用领域,但是,篆书虽然是早期的汉字字体,却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书写效果,所以后世仍有沿用,并在艺术上有所发展。所以隶书出现前的各种篆书和后来人所写的篆书都属于我们的学习范围。
第 3 页
2. 篆书的发展
(1)殷商甲骨文
    文字的发明和应用,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世界上最古老的三种文字是汉字、苏马利亚人和巴比伦人的楔形文字及古埃及的图画文字。后两种在历史的发展中已被废弃不用了,只有汉字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至今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之一。
    甲骨文是我们所讲的最早的篆书,也是现在见到的最早的成系统的汉字。我们现在所讲的篆书,主要是指可供我们学习、取法的商代甲骨文以后的文字。但可以肯定地说,在甲骨文之前,我国一定已有文字存在,因为甲骨文已经是相当成熟、很有系统的文字了。甲骨文,也称“契文”、“殷契”、“卜辞”等,是殷商时期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殷商人崇尚鬼神,有关祭祀、征战、疾病、田列、气象、出入、年成等,多要占卜,以知吉凶。卜后即在龟甲、牛胛骨或鹿头骨上刻下卜辞及占卜相关的事宜,留存下来,这就是我们现在见到的甲骨文

人民美术出版社书法 第2课 篆书知识与赏析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unny
  • 文件大小43 KB
  • 时间2021-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