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关于作者及写作背景:
1、季羡林: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文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翻译家,精通12国语言。
2、《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写于1985年。1935年,25岁的季羡林求学于德国哥根廷大学读研究生,由于二战原因留学十载才回到祖国。1980年,诗歌35年再次回到德国之后写下了这篇散文。(精品文档请下载)
词句解疑:
1、生字新词
(1)花的脊梁:花朵的背面,包括枝干和叶子。
(2)莞尔一笑:形容微笑的样子,多指女性。(多音字,还可读“东莞”)
(3)花团锦簇:锦,有彩纹的丝织品;簇,丛聚。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样子。
(4)姹紫嫣红:姹,美丽;嫣,娇艳;形容各种好看的花娇艳绚丽。
(5)山阴道:山阴,就是浙江绍兴市.
出自王献之的笔下:“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意思指在山阴道上走,山水相映,美不胜收。
(6)应接不暇:暇,空闲;形容景物繁多,目不暇接.
(7)奇特:不寻常,特别.
奇丽:新奇美丽。
2、较难理解的句子。
(1)人人为我,。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最早出于大仲马的著名小说《三个火枪手》,指付出越多,回报也越多。(与其相类似的名言: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精品文档请下载)
(2)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变化”指德国35年来的社会进步.“没有改变的美丽”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沿街的风景没有改变;二是指德国人民“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丽境界没有改变.(精品文档请下载)
(3)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
作者曾在德国留学十年,留学期间因为战争原因没能早日回国,在那里非常思念亲人、思念祖国。时隔35年又来到德国,再次看到那奇丽的景色,不由得触景生情,仿佛进入了梦乡,回到求学时代,陶醉于鲜花的艳丽之中,沉浸于思乡情绪之中.(精品文档请下载)
教学切入点: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奇丽的景色,奇特的民族”
教学时间:20分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新词,会写“姹、嫣”,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脊梁、莞尔一笑、山阴道、颇)
3、通过品词析句,感受德国街道景色的奇丽,并试着练习背诵片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认为春天最美的是什么?
是啊,绚丽的花朵不仅可以代表一个季节,有时也是一个国家一个名族风情的体现。今天,老师就和大家德国、走进国学大师季羡林笔下异国风情。
(精品文档请下载)
从课题中,我们知道这花是给谁看的?(别人)该怎样读?
给别人看的花又是谁的?(自己)你会读吗?
你们瞧,不同的读法,就能传达出不同的信息和情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用心读书、用心感悟,一定会有不小的收获!
二、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1、出示自读要求:放声朗读自己认为最难读的一小节,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生自由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