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研究述评.doc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研究述评摘要随着民族国家的兴起,民族与国家逐步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近年来,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不断成为我国人类学、民族学、政治学等各学科关注的焦点, 对它们之间关系的研究也众说纷纭。目前我国学者关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关系的认识主要有三种观点, 即矛盾冲突的关系; 调适共生的关系; 对立统一的关系。本文将对以上三种观点进行分类归纳,罗列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观点,并对此三种观点进行详细的评述。关键词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研究述评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我国著名学者罗家伦说过,“国家是民族的国家, 民族是国家的民族”, 可见民族与国家是不可分割的一体。无论在什么地方, 只要谈及民族必然会涉及到国家, 反之亦然。不论是政治学、人类学、历史学学界, 民族与国家都被各科学者讨论得沸沸扬扬, 特别是全球化席卷整个世界后, 关于此领域的研究更是繁多。近年来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关系的研究也纷纷在学术界涌现,学者们各抒己见,分别在此领域内做出了贡献。 1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简单而言, 民族就是共同生活的群体, 大到整个世界民族, 小到国内各个族群, 前者学界也称之为政治民族, 后者即为文化民族, 本文所提及的民族仅指后者,例如我国 56 个民族。国家是具有强制力、约束力的暴力机构, 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专政, 它凭借公共权力对所辖区域内的公共事务进行管理,从而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所谓认同问题, 就是你认为你是什么样的人以及你归属于哪个群体的问题。民族认同是民族成员对自己最初身份来源的认同, 及对所属民族有关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习俗等的认定, 也是民族群体间互相认可的一种心理过程。当一个人对自己所属民族由心认同后, 他并会为这个民族的发展做努力, 也会积极维护本民族的利益。国家认同, 即出身在国土内的人群对本国的认定,也即由心认可自己属于该国国民,热爱祖国,积极配合国家政策的贯彻与实施。对国家强烈认同的国民一般会在国家找到归属感, 对国家事务拥有很强的责任心, 并为祖国的胜利而自豪, 为国家的利益而奋斗。 2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目前我国学者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关系的研究结论主要有三: 矛盾冲突的关系; 调适共生的关系; 对立统一的关系。下面对这三种观点进行归纳和提炼, 罗列此三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 并对它们进行详细的评价与分析。 矛盾冲突的关系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关系的第一种解说是矛盾与冲突的关系, 即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是一对矛盾体,两者是相互制约,相互抵触的关系。此种观点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周平、都永浩、申旭、刘稚等。周平从功能和结构上来说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两者之间如何相互制约与此消彼长。“一方面,国家认同是对民族认同的某种束缚。巩固的和不断强化的国家认同, 会对民族认同的发展形成一定程度的抑制; 另一方面, 民族认同则会对国家认同形成结构性的制约。多样性的民族认同及其增强,会对国家认同产生某种消解性的影响,会导致对国家认同的侵蚀。”一个多民族国家内,如果过度强化民族认同,导致民族认同高于国家认同, 会弱化人民对国家的认同意识的, 并且对这个国家的稳定与统一也会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都永浩从国家的构成上认为民族认同对国家认同的弱化是不可避免的。“世界大多数国家是由多民族构成的,世居的各民族源于聚居状况、人口数量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研究述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