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美学》复习提纲.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美学》复习提纲 1. 美学作为一门学科,开始于 1750 年鲍姆加登的《美学》著作。 2. 我国最早比较系统研究美学的是王国维。 3. 美学的学科性质: 人文科学、价值科学、审美科学。 4. 西方开启美的形而上学思考的是: 柏拉图。 5. 西方美学史经历了哪三个发展阶段: 本体论阶段、认识论阶段、语言学阶段。 6. 黑格尔认为,美根源于心灵。 7. 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四个流派: 主观论美学。代表:吕荧和高尔泰。客观论美学。代表:蔡仪。主客观统一论美学。代表:朱光潜。实践美学。代表:李泽厚。 8. 审美经验与理性认识及其他感性认识相比有什么特点? 答: 审美经验在根本上是一种非理性活动, 但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理性与感性、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可以说,非理性的直觉是比理性更高的认识能力,从这一立场出发,才可以确定审美经验的真理性地位,才可以认识审美经验的主要特征。直观性。①“感性直观性”。是指主体凭借自己的感觉器官直接与对象打交道, 对象也以自己的感性外观呈现给主体, 从而在主客体之间建立起一种感性直观的关系;②另一方面是“本质直观性”, 因为排除了概念对于理性认识的干扰, 所以审美经验能够有效地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起来,把握事物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非功利性。审美经验具有的非功利性, 是由 2 个方面决定的。①首先, 从审美对象的角度来看, 审美经验只是涉及到事物的外观和形式, 与实际事物的存在毫无关系, 是直接将事物的形式与自身的感受相联系; 其次, 从主体的角度来看, 审美经验的基本功能在于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 这要求排除功利因素的干扰。③不过, 这并不意味着审美经验不会产生功利性的作用, 因为任何形式总是与一定的内容结合在一起, 纯粹形式是不可能成为理想审美对象; 并且主体一定会受到对象的思想教育和道德启迪作用。这种功利色彩的侵染使得审美经验不再那么纯粹和自由,但使其变得更为丰富和重要。超越性。超越概念包含了“横向超越”与“纵向超越”两个方面,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审美经验能够实现从物质世界向精神世界的超越。②审美经验还能实现从现实世界向理想世界的超越。③审美经验还能实现从经验世界向超验世界的超越。 9. 冯友兰把人生境界分为哪四种境界: 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10. 审美活动特殊性的表现。(简答题) 答: 人与世界的本己性精神交流; 最具个性化的精神活动; 有限无功利性与最高功利性的统一;审美活动是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 11. 审美体验是指主体在审美活动中被具有某种独特性质的客体对象所深深地吸引, 情不自禁地对之进行领悟、体味、咀嚼, 以至于陶醉其中, 心灵受到摇荡和震撼的一种独特的精神状态。审美体验的瞬间, 主体的各种心里因素都被充分调动起来, 处于紧张和亢奋的活跃状态。 12. 审美对象之所以不同于一般活动的对象,根本上就在于它具有非实体性与开放性的特征。?答: ①非实体性?审美对象不仅不是一种物质实体,而且也不是精神性的实体,它只是物质与精神、客观与主观相互渗透从而熔铸成的一种独特意象, 审美对象就存在于审美主体对具备一定审美价值属性的客观事物独特的观照和体验中; 开放性?即审美对象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穷尽性。审美对象既是有限的、确定的, 但又具有无限性和不确定性。审美对象的无限性寄居在它的有限个体的存在中,

《美学》复习提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