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呆、 防誤與防錯
一、 人一定會出錯嗎?
,孰能無過?
常言說“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雖然有些人會借此名言推脫自已的過失,但一些事例卻告訴我們:部門管理者務必要采取防錯措施,以盡可能消除異常,尤其是對那些關鍵的工作職位,有效實施防錯,可以防止工作人員在操作中因三昏四迷而 發生錯誤,也能防止因僥幸、 懶惰、 急躁、 投機取巧、 偷工減料等不良心理而產生的不良后果,從而消除或減少各種損失.
“君子誨人,勿以二過〞-:一是改善的執行力度不夠;二是沒有按照防錯思想去從根本上預防.“8D〞法則是保證君子不發生二過的根本方法.
1
大人物與小人物在實施防錯過程中,二者之間本沒有本質區分,,,,,甚至姑息養奸,助長了壞習氣,最終醸成壞結果;而小人物也有錯,這種錯是他素質低下的一種表現.
懶惰是人的天性,大多數人都會不同程度地存在,可是一旦形成習慣就麻煩了.
不懂一定會出錯,這是必然;,杜絕不懂是實施防錯的關鍵.
所謂“天下大事必做于細,天下難事必做于易〞,防錯、防誤與防呆需要全體人員以認真的態度去對待,不遺余力打造有效的執行力.
2
二、 出錯的本質
馬虎:缺乏認真,操作過程不到位或思想不專注,敷衍了事.
輕視:對事物認識不充分,也不重視,在缺乏了解真相的情況下草率行事.
麻痹:被假象所迷惑,默認現狀,忽視問題的嚴重性.
自負:不聽取他人意見,過分相信自已的感覺,結果判斷失誤.
松懈:一向工作平穩,看著沒有發生問題,就片面地認為已經控制到位了,便放松警惕.
大意:由于粗心,遺忘等不良習慣而形成成心行為.
僥幸:貪圖省事,報著僥幸心理去冒險,試圖撞大運.
(1)視覺錯誤,看花眼
(2)聽覺錯誤,理解偏
聽錯了跟著執行也錯了
聽得不太清楚,又不好意思再問,故而猜測作業
雖然聽清楚了但操作的變動空間太大致使控制無效.
(3)感覺錯誤,有誤會
3
(1)因工作忙亂遺忘 (2)因缺乏重視遺忘
(3)因精力不濟而遺忘 (4)因方法不當而遺忘
(1)說不清,道不明 (2)不了了之 (3)責任不清楚 (4)無法處理
可以防止發生扯皮的溝通定律:
第一定律:您想怎樣被對待,就怎樣對待別人.
第二定律:以別人喜歡的方式去對待他們.
(1)三不管地帶 (2)遺忘的角落 (3)新生事物 (4)燙手的山芋
(1)差不多先生 (2)蜻蜓點水 (3)一回生,二回熟,三回沒制度
三、認識三防
“三防〞就是防錯、防誤和防呆三類,三者之間既有操作手法上的區別,又有內在的本質聯系,屬于相輔相成的三種現場管理手法.
4
狹義“三防〞:設計一個方法使差錯不會出現或發生.
廣義“三防〞:設計一個程序消除產生差錯的條件或者使機會減至最低.
體制結構上的“三防〞:既使有人為疏忽也不會發生不良結果,我們無須擔心
注意力缺乏.
人員變更時的“三防〞:假设有外行人來操作也不會出錯,使經驗與直覺(靈感)
變得不再重要.
工作交接中的“三防〞:不管是誰在何時工作或傳遞產品,都不會出差錯,使得
一些專業知識技能可以規范而有序地運作.
防錯
防錯:就是防止操作員在作業過程中由于各種原因造成錯誤操作并產生后果.
防誤
防誤是防止操作員在作業過程中由于此操作的失誤而影響彼環節或產生后果.
防呆
呆表示的是一種狀態,有點類似于人驚呆、傻眼等、失效,導致后續工作進退兩難.
防呆是指通過采取措施防止出現呆的狀態,確保生產運作環節順序暢.
5
“三防〞的原理
糾正措施
糾正措施就是對已經發生的錯失行為實施改正,其目的是糾正錯失所產生的
后果消除影響,,其核心是改正已經發生或發現
的問題,杜絕再發生的機會確保生產正常運作.
預防措施
預防措施就是對潛在不合格及其隱患所采取的識別、阻止和消除等方面的具體
措施屬于事前行為,具有前瞻性,投入小收效大,很適合在企業推廣.
所有的“三防〞措施都屬于預防措施的范疇.
防错,防呆,防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