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原电池高三知识点总结.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原电池高三知识点总结.doc原电池高三知识点总结
原电池高三知识点总结
1 / 5
原电池高三知识点总结
原电池高三知识点总结
原电池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一种装置。其原理也是通过化学反应,下面是关于原电池高三知识点的总结。一起来看看吧!
1)电极材料。两种金属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金属和其它导电性(非金属或某些氧化物等);( 2)两电极必须浸没在电解质溶液中;
3)两电极之间要用导线连接,形成闭合回路。说明:
①一般来说,能与电解质溶液中的某种成分发生氧化反应的是
原电池的负极。②很活泼的金属单质一般不作做原电池的负极, 如 K、
Na、Ca等。
1)由组成原电池的两极材料判断:一般来说,较活泼的或能和电解质溶液反应的金属为负极, 较不活泼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为正极。但具体情况还要看电解质溶液,如镁、铝电极在稀硫酸在中构成原电池,镁为负极,铝为正极;但镁、铝电极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形成原电池时,由于是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失去电子,因此铝为负极,镁为正极。
2)根据外电路电流的方向或电子的流向判断: 在原电池的外电路,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 3)根据内电路离子的移动方向判断:在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 4)根据原电池两极发生的化学反应判断:原电池中,负极总是发生氧化反应,正极总是发生还原反应。因此可以根据总化学方程式中化合价的升降来判断。
5)根据电极质量的变化判断:原电池工作后,若某一极质量增加,说明溶液中的阳离子在该电极得电子,该电极为正极,活泼性较弱;如果某一电极质量减轻,说明该电极溶解,电极为负极,活泼性较强。
6)根据电极上产生的气体判断:原电池工作后,如果一电极上产生气体,通常是因为该电极发生了析出氢的反应, 说明该电极为正极,活动性较弱。
7)根据某电极附近 pH的变化判断
析氢或吸氧的电极反应发生后,均能使该电极附近电解质溶液
的 pH增大,因而原电池工作后,该电极附近的 pH增大了,说明该电极为正极,金属活动性较弱。
原电池高三知识点总结
原电池高三知识点总结
2 / 5
原电池高三知识点总结
(1)准确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是书写电极反应的关键
如果原电池的正负极判断失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一定错误。
上述判断正负极的方法是一般方法, 但不是绝对的, 例如铜片和铝片
同时插入浓硝酸溶液中,由于铝片表明的钝化,这时铜失去电子,是
负极,其电极反应为:负极: Cu -2e- = Cu2+正极: NO3- + 4H+ + 2e-
= 2H2O + 2NO2↑
再如镁片和铝片同时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虽然镁比铝活泼,但由于镁不与氢氧化钠反应,而铝却反应,失去电子,是负极,其电极反应为:
负极: 2Al + 8OH--2 ×3

原电池高三知识点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