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伯牙善鼓琴》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伯牙善鼓琴》教学设计.doc2 / 3
伯牙鼓琴
【教学目标】
读通读懂文言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能利用上下文、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等疏通文意。
3•了解传说故事的内容及其蕴涵的深刻含义,感受朋友之间的真挚情谊。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知音”的含义,体会伯牙与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
【教学方法】
诵读法、提问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播放音乐《高山流水》,学生静静聆听后,教师提问所播放的曲子是哪首古曲?顺势导入课文。
二、 资料链接
1 .《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成书于秦始 皇统一中国前夕。此书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 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为一炉,闪烁着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一统后的意 识形态。但后来执政的秦始皇却选择了法家思想, 使包括道家在内的诸子百家全部受挫。 《吕氏春秋》
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秦道家的代表作,全书共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
《吕氏春秋》作为十二纪、八贤、六论,注重博采众家学说,以道家思想为主体兼采阴阳、儒墨、 名法、兵农诸家学说而贯通完成的一部著作。但主要的宗旨属于道家。所以《汉书•艺文志》等将其 列入杂家。高诱说《吕氏春秋》“此书所尚,以道德为标的,以无为为纲纪”,这说明最早的注释者 早已点明《吕氏春秋》以道家为主导思想之特征。
俞伯牙,名瑞,伯牙是他的字,春秋战国时代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他虽为楚人,却任 职晋国上大夫,且精通琴艺。
钟子期,名徽,字子期。春秋楚国(今湖北汉阳)人。是一名樵夫。
介绍名画《伯牙鼓琴图》。
三、 朗读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其中"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这句 要求学生划分停顿。)
2 / 3
2•二读课文,学生齐读文章,注意语速节奏。
四、文意疏通
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翻译文章,疑问之处组内解决。翻译完成后组间展示。
原文: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复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 ”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
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为鼓琴者。
教师指导学生掌握以下重点字词的释义:
善哉:好啊。
巍巍:高大的样子。
若:像。
少选:一会儿,不久。
汤汤: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最后,师生共同完成译文。
五、问题探究
1 •伯牙是传说中的善弹琴的人,钟子期是善听音的人。与此典故相关的成语是什么,这个成语的 意思是什么?
2•“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请你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
六、 课堂小活动
请一对知

《伯牙善鼓琴》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辰GG
  • 文件大小36 KB
  • 时间202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