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
(2017-2018)
淮阳第一高级中学 刘雪霞
《做个养绿护绿小能手》
综合实践活动一学年课程规划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特长,都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他们的发展不仅仅是通过书本知识的学习而获得的。综合实践活动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空间。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克服书本知识和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发展。
二、课程目标
学会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并从活动中总结经验,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发展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发展问题意识和创新品质。通过各种活动情景体验,学会合理妥善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一般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教师应引导初中生在生活中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学情分析:
五年级小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社会阅历和人生体验还非常有限,所以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应该是
“在体验中研究”,即以形成直接体验为主,在研究和解决问题方面,强调养成初步的方向。实施综合实践课程,就是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了解周围的生活环境,关注自己及同伴当中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问题,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社会问题的好奇心,扩大视野,积累经验。总之,就是要让他们更多地去看,去听,去想,去试。
四、教材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是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目标和特征而编制的一本学习材料,或者说是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活动方案。在内容编排体例上,以学生与自我、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的内在逻辑联系为线索,在以国家与安全、人口与民族、法制与社会、信息与资讯、经济与生活、环保与资源、学校与家庭、健康与安全、创新与发展、社会参与、劳动技术等为主题系列的课题的带领下,将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内容涵盖了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
五、教学目标
1、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近自然、关爱自然、关
一学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