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可植入体内的电子治疗仪,通过发放电脉冲,刺激心脏激动和收缩达到治疗目的。自1958年第一台心脏起搏器植入人体以来,40多年间,起搏器制造技术和工艺快速发展,其功能日趋完善。目前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已成为一种常规治疗技术,为临床广泛应用。
第一页,共69页。
一 . 人工心脏起搏器的发展史
第二页,共69页。
二、起搏器基本概念
第三页,共69页。
起 搏器系统由脉冲发生器及电极组成。脉冲发生器埋植在胸大肌上方的皮下组织中。脉冲发生器体积小,但其中有电池,还有几万个元件组成的多种高集成电路,分别负责起搏器的各项功能。电极导线的顶部及体部有起搏和感知的金属电极,负责起搏器的起搏和感知功能。电极导线经周围静脉植入,放置在相应的心腔,紧贴心内膜,其尾部与脉冲发生器的连孔相连。起搏电极有单极与双极之分。单极电极导线的顶部电极(—)与脉冲发生器金属壳(+)构成单极起搏和感知,双极电极导线的顶部电极(—)与体部的环状电极(+)构成双极起搏和感知。
第四页,共69页。
起搏器的组成部分与电路
脉冲发生器:
电路/电池
电极导线
阴极/人体组织
阳极
其它
传感器
脉冲发生器
电极导线
阳极
第五页,共69页。
起搏器的特征
大小:如男式手表
重量:20-80克
外壳:钛金属
寿命:10年左右
控制:程控仪遥控
第六页,共69页。
脉冲发生器
电池:
为给心脏发送电脉冲提供能源
电路:
控制起搏器工作 (微处理器)
第七页,共69页。
电极导线
组成:
导体
连接器杆
绝缘体
电极
作用:
探测(感知)心腔内电信号
将电刺激传到心肌层
第八页,共69页。
频率适应性起搏器
压电
晶体
压电
晶体
体动传感器
用一个压电晶体 检测运动引起的机械信号
晶体将机械信号变成电信号,电信号又接着加快起搏器的频率
加速度计
其它
电
晶体
压电
晶体
第九页,共69页。
自1958年10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植入人类第一例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至今已有40余年。40年来起搏器技术发展迅速,功能日趋完善。
根据人工心脏起搏器功能和特点,可将 其分为4代(表1)
第十页,共69页。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