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50
灵山大佛导游词
灵山大佛8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旅游从业人员,就不得不需要编写,可以加深游客对景点的印象,是提升讲解水平的重要工具。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导游词呢?,欢迎阅读与收藏。
灵山大佛导游词1 大家好,那里就是灵山大佛,灵山大佛高88米,连同三层石头基座在内通高 0 .5米。比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的四川乐山大佛还高出 7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青铜佛像。
有一点是值得介绍的:那就是大佛的眼睛。
请你们不妨注意一下,不论你走近走远,或左或右,大佛的眼神似乎始终在跟随着你,关注着你。当你愈靠近大佛时,大佛的眼睛似乎也是逐渐睁开、睁大这是为什么呢难道眼睛真的会动的不成其实并不奇怪,那里绝没有任何神奇的色彩,是利用视觉差产生的效果。靠的就是艺术魅力,或者说是雕塑家的艺术功力。
我们整个大佛建造运用高科技拼装焊接而成,并且采用了完整的抗风、防震、耐腐蚀、避雷等措施。灵山大佛是分块铸造,然后再在现场将它们一块块地拼装,焊接在一齐,使它到达天衣无缝的程度。
大家想一想,那里面包含着多少技术资料和多大的量呀!尽管如此,但比起古代造铜佛的方法来说,那又不明白要省多少事了!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50
由于时间紧迫,我在那里只能谈两个为什么
第一个为什么是:安装好的大佛,为什么是两脚离地的
这是因为灵山大佛的总体设计方案采用的就是整体悬挂。佛体铜壁板经过拼装焊接成整体以后,是透过副支架、主钢架直接悬挂在像楼房一样的钢筋混凝土主骨架上的。副支架总共有四、五千根,平均每块铜壁板有23根。整个佛像相当于有四、五千只手从里面加以托着和拉着。这样,铜壁板能够铸得尽可能的薄,节省铜料,经济合理。因此,做到最下面一层铜壁板是离地的。
第二个为什么是:大佛头上没有看到避雷针,它能防雷吗为什么
大佛头顶上如果装上一根避雷针,像一根小辫子那样翘在那里,当然不好看!其实,大佛头上不是没有避雷针,而且有很多,所不同的是避雷针不是尖的,而是球形的,那就有298个发髻。人们都明白避雷针务必是尖头的,但是,在英国及其殖民地范围内的避雷针都是钝头的。尖头避雷针只能使自身免遭雷击,却保护不了邻近地区也免遭雷击。钝头避雷针的状况就完全不同,它自身虽然遭到雷击,但因为接地良好而不受到损害,但却能以它为顶点,有效地展开一顶锥形保护伞,使伞下的物体免遭落雷的伤害。钝头避雷针更有利于构成闪电的通道。这样,螺形发髻的顶端,岂不正好适宜!
正由于灵山大佛的建造,包含了这许多科技资料。因此我们能够自豪地说:灵山大佛的建成,是我国国泰民安、国力昌盛的象征。如果不是国泰民安,谁还有心思集中精力造大佛呢如果没有先进的科技和强盛的国力,怎样可能建成象灵山大佛这样的大铜佛来呢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50
灵山大佛导游词2 灵山大佛,位于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占地面积约30公顷,包括祥符寺和灵山大佛,灵山大佛导游词。灵山大佛面临太湖,北倚灵山,左挽青龙(山),右牵白虎(山),地灵形胜,风水佳绝,为难得之佛国宝地。
祥符寺祥符寺是中国佛教四大宗之一的法相宗的祖庭。相传,唐代贞观年间(627-649),唐僧玄奘从天竺(即古印度)取经归来,看见无锡马山秦履峰之东仿佛天竺灵鹫山,因此称之为“小灵山”,并命弟-子窥基在此开法,并慈恩宗(即法相宗)第一世。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重建山寺,并改称“祥符禅院”。北宋宣和四年(1122),升为寺,称“祥符寺”。清新肃穆的优美景色和“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意境使祥符寺闻名于世。而明、清两朝的修缮、扩建又使祥符寺殿宇宏壮,香火鼎盛,寺僧众多,磬声跌宕,盛极一时,与无锡惠山寺、常州天宁寺齐名,吸引了历代文人墨客。
祥符寺历经千余年风雨战乱,几经兴衰毁建,但香火不断,名僧辈出,导游词《灵山大佛导游词》。自窥基以后,湛然法师、道岩法师、空海上人、唯安法师、洪储法师、纪荫法师先后在此住持。
明代空海上人(即智澜法师)曾在此致力于环境开发建设,植青松600万株。由于土质肥厚,数十年后,青松茂盛。当年,翰林修史聂大年曾有《赠空海上人》诗一首:
2016全新精品
灵山大佛导游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