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v 在生产、贮存、运输、使用过程中发生火灾爆炸、泄漏中毒等事故。
〔2〕、因"三废〞处理设施发生故障导致的废气、废水泄漏等环境污染事故。
〔3〕、生产过程中因意外事故造成的其它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
〔4〕、各类废〔污〕水、烟气、灰、渣超标排放。
〔5〕、灰〔渣〕库坝的泄漏,包括局部管涌、滑坡、灰坝垮坝事故。
危险程度分析:
〔1〕、化学危险品危险程度分析〔见表1-1〕:
序号
危险品名称
危险特性
安康危害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1
盐酸
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齿龈出血,气管炎等。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引起胃穿、腹膜炎等。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引起慢性鼻炎、支气管炎、牙齿酸蚀症及皮肤损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2
氢氧化钠
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由于呈碱性,对水体可造成污染,对植物和水生生物给予特别注意。
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3
硫酸
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蒸气或雾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重者可能有胃穿、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愈后癍痕收缩影响功能。溅入眼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全眼炎以至失明。慢性影响: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
本品助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 .
. 专业资料.
. .
. v .
4
氨水
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围炎。中度中毒上述病症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谵妄、昏迷、休克等。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
对环境有重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本品易燃,有毒,具刺激性。
5
联氨
吸入本品蒸气,刺激鼻和上呼吸道。此外,尚可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和中枢神经系统病症。液体或蒸气对眼有刺激作用,可致眼的永久性损害。对皮肤有刺激性,可造成重灼伤。可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可致皮炎。口服引起头晕、恶心,以后出现暂时性中枢性呼吸抑制、心律紊乱,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病症,如嗜睡、运动障碍、共济失调、麻木等。肝功能可出现异常。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可出现神经衰弱综合征,肝大及肝功能异常。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本品可燃,高毒,具强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6
亚硫酸氢钠
对皮肤、眼、呼吸道有刺激性,可引起过敏反响。可引起角膜损害,导致失明。可引起哮喘;大量口服引起恶心、腹痛、腹泻、循环衰竭、中枢神经抑制。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
7
次氯酸钠
对皮肤、粘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吸入次氯酸气雾可引起呼吸道反响,甚至发生肺水肿。大量口服腐蚀消化道,可产生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对环境有一定的危害。
本品不燃,无特殊燃爆特性。
8
氢氧化钙
本品属强碱性物质,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吸入本品粉尘,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可引起化学性肺炎。眼接触有强烈刺激生,可致灼伤。误落入消灰池中,能造成大面积腐蚀灼伤,如不及时处理可致死亡。长期接触可致皮炎和皮炎溃疡。
环境污染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