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堂斋门墩物语.docx松堂斋门墩物语
收藏家都是有心人, 是他们把我们不经意丢失甚至破坏和遗忘的东西细细珍藏,帮我们找回那久远的记忆。又笨又重的门墩,在外人眼里不及古玉、瓷器、书画珍贵,但有这么一个人,他用了近半个世纪的心血,帮我们找回了久结图案! 但这家男主人说什么也不肯卖给他,他磨了好多次都无果而返。后来他又去了一次,无意中发现主人家的女儿喜欢集动物邮票,但缺了 80 多套。李伟一看,有戏!他叫小女孩把缺的统计了一下, 回家就照单把自己收集多年的邮票找出来,自己没有的又去买,终于全给她凑齐了。
当小女孩看到那些她渴望已久的邮票时,高兴得蹦起来: “太好了,我多少年都收藏不全呀! ”李伟说: “叔叔全送给你了。 ”这家男主人很是感激李伟满足了女儿的愿望,终于把门墩送给了他。
李伟有一对 “福禄寿喜 ”图案的门墩,来历颇为有趣和曲折。前些年一次出差到山西, 人家告诉他翻过八里地有一个明清的老村子 —— 别人出差可能会顺便打听好的旅游点去看, 可是他不,他跟人打听的是附近有没有古老的村落 —— 他去了,果然看见了一个保存完好的明清小村,那些人家的门墩真是漂亮。 他直接找到一户门脸很漂亮的人家,问道: “您这门墩卖吗? ”主人说: “卖,你自己去猪圈选去。 ”
他高兴极了,来到猪圈,一跳下去,哎呀,两脚的猪屎!但同时他看见了角落的那一堆门墩, 于是顾不上脚上的不爽直奔过去拨弄起来。最后,在猪圈里的大黑猪不时冲撞 “示好 ”下,他选出一对有 “福禄寿喜 ”图案的清朝门墩,以 80 块钱成交。
酷爱收藏的人多半也是 “自私 ”的人,为了自己的 “私欲 ”,李伟也没少牺牲家人的利益。 1997 年,儿子磨了好久的电脑梦就要实现时,他却把夫妻俩攒了 4 个多月的工资拿去换了对漂亮的门墩回来, 气得儿子埋怨了他半年多。
而爱屋及乌,渐渐地, 他的兴趣扩大到包括石雕、砖雕和木雕的整个民间雕刻领域,这也才促成了他后来的民间雕刻博物馆。 也因此,他被人戏称 “砖家 ”。
石头亦有情
收藏家都是多情而有心的人, 是他们把我们不经意丢失甚至是破坏的遗忘的东西给收藏回来。 在收集的同时, 李伟对门墩的研究也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很多史书都找不到答案的问题,他就能回答。
比如,虽然各种门墩面上的图案各不相同, 但大多数的样式却非常统一,都有大鼓,鼓边都雕刻着鼓钉,这是为什么呢?史书中对此可没有任何记载。
而李伟仔细一想,答案就出来了:门墩除了辟邪,主要的功能却是作为建筑的构件 —— 门口是脸面,所以古人就把所有能想像出来的好的东西都雕刻在了门墩上。 古时谁家出了状元和榜眼, 总要鸣锣开道游游街的。门墩做成鼓形, 不就是寄予了主人望子成龙的心愿吗?
在松堂斋民间雕刻博物馆里有一对元朝宰相府的门墩, 是珍品中的珍品,图案的雕刻手法大气磅礴, 分别叫做 "胡人饮兽 "和"胡人驯兽",是当时蒙古族统治中原的象征 —— 小小门墩还记载了千秋历史。
其实,李伟也有古玉、瓷器、书画之类的藏品,但他却更喜欢门
墩,“我喜欢它,我是真的喜欢它, 剩下就没有什么再好的形容词, 我
就是喜欢它。 ”平淡一句话里却用了三个 “喜欢 ”,足见其中分量。
历尽艰辛,如今他已收藏了 400 多对门墩,主要集中在元
松堂斋门墩物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