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鱼钩》说课稿
李齐
《金色的鱼钩》是统编教材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阅读时,关注神态、言行描写,体会人物品质。习作时,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表达。 ”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 本组课文的教学,重点是学习描写方; 从知识的层次性看, 由浅人深;从儿童心理看,符合认知规律。
在教学环节上,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紧扣课题,设置悬念,使快速阅读有目的地进行。
板书课题《金色的鱼钩》,由课题引出问题:“这是一个怎样的鱼钩鱼钩隐藏了一个什么故事为什么以金色的鱼钩为题”
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这些问题。
(二)互动交流,勾画重点,仔细研读,提高快速阅读的质量。
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叙述顺序。
交流初读课文后的感悟,引导提出本课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文章的主要人物是老班长,而题目为什么是“金色的鱼钩”为什么说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抓住重点,直奔中心,深入领会。
教师质疑,“我”为什么小心地把鱼钩保存起来“我”说生锈的
鱼钩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金色的光芒”是指什么为什么以
“金色的鱼钩”为题让学生进一步通过画出老班长的神情、动作、语
言的句子来进一步体会老班长的精神。
感情朗读,体味情感。让学生找出最使自己感动的部分有感情
地朗读,通过朗读,加深对老班长的崇敬、爱戴的思想感情,感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在板书设计上, 主要体现中心明确,重点突出,简洁明了三个特
点。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李齐
教学目标
通过入情入境阅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间令人震撼的情。学习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精神。
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
收集战争期间令人感动的人或事。
运用圈画的读书方法,理解在人物刻画中关键词语的作用,体会从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多种角度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
训练朗读能力 ,培养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入情入境地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理解外貌、语言、神态、动作描写的含义和作用。教学难点:
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
一、导言 :
《金色的鱼钩》是发生在红军长征过草地时的一个感人至深的故
事。想信同学们读过这篇课文之后, 一定会被那位老班长的精神所感
动。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字词,读熟了课文,下面我们来听写。
听写,同桌交换检查书写情况冰推荐字好和得 100 的同学,得星星。
二 、新授:
1下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结合下列阅读要点进行阅读:⑴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⑵划出课文中最使你感动的部分。⑶谈谈你对“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 ”这句话的理解。
课文的主要人物是谁呢
(老班长)对他的刻画主要从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
完成的,我们来找一下(在书上画出来)并说出其含义。
外貌描写
动作和语言描写
神态描写。
同学们从课文中画出有关的句子。
3 本文是主要写的是老班长,为什么还写“我“呢讨论 (反面
衬托)
分析
《金色的鱼钩》说课稿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