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亚:理性是平复危机的良药.doc泛亚:理性是平复危机的良药从爆发挤兑危机到进而演化为流动性风险,这在金融发展历程中屡见不鲜, 信息不对称是危机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 与拯救流动性同样重要的是拯救已经崩塌的信任。在全球大宗产品市场屡创新低、中国经济持续低迷的背景下,7月15 日,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以下简称“泛亚”)平台上超过 400 亿元的委托受托业务出现兑付危机。泛亚网站的公开资料显示, 2011 年4月 21 日交易所正式开市交易, 截至今年 6 月底,累计成交额超过 3257 亿元,全国各地交易商总数超过 23 万个,稀有金属贸易总量超过 44 万吨,为实体经济导入民间资本超过 367 亿元。一个交易额数千亿元的交易所为何突然深陷兑付危机? 行业整体遭遇下行周期有色金属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 其效益的发展往往与价格、成本和产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作为有色金属的一个重要类别, 2014 年 12 月至今, 国际市场上稀有金属铟、铋、钨等品种的价格下跌了 60% ~ 80% , 有些品种甚至跌到了历史的最低点,供求关系发生了逆转。 6 月初,涉及矿产的企业因为近年矿行业下滑, 铁矿石、铁精等价格下跌, 出现变现困难的情况。受此影响, 中信信托与中国工商银行 5 亿元产业链信托等多款信托产品爆发兑付风险。与此同时,中国经济正经历转型期,进入三季度,经济运行再现疲态, 受经济下行压力的传导, 金融机构经营状况也不容乐观。自 2014 年一季度以来,银行坏账率不断飙升,不良贷款总额平均每季度增长 个百分点。根据初步统计,今年以来,包括新华信托、平安财富、渤海信托等在内的多家信托公司逾 6 款信托产品无法兑付本金和收益, 融资方因延期、受累违约事件而暴露出流动性风险, 进而引发兑付危机。此外,呈现爆发式增长的 P2P 网贷也面临极大的坏账风险, 7月初,由于借款方于 6 月出现重大财务危机,红岭创投再现亿元坏账。 T+5 引发流动性风险 7月 15 日,泛亚平台上超过 400 亿元的委托受托业务出现兑付危机。按照上述业务的交易原则, 委托方在泛亚交易所购买有色金属时, 只需缴纳 20% 的保证金,而由投资者(即受托方)垫付全部货款,在委托方完成购货的整个交易流程之前, 按照日息支付给投资者, 其实质是为有色金属货物的买方(委托方)垫付货款。铟是泛亚收储的主要稀有金属之一, 也是上述 400 多亿元委托受托业务的标的物。之所以选择铟, 原因是铟在高科技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工业价值, 且储量稀缺, 适用于长期投资。 2014 年 11月 19 日之前, 泛亚一直保持正常运营,委托受托业务非常健康,每天等待进场的资金有几亿元,从配比率可以看出, 投资者是等待配资进入。直到危机爆发前, 泛亚收储的铟库存已经高达 3600 吨, 占全球总量的 95% 。眼看收储即将完成, 铟价格却急转直下。联系到最近 A 股市场出现连续暴跌, 其中原因是有人恶意做空期货市场,通过大规模地开期指空单盈利。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 泛亚接到了云南省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函:“目前,我省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工作进入收尾阶段,为加快整顿验收, 经省清整办和昆明市清整办、云南证监局共同研究, 请你公司按照 T+5 ( 交易商买入后卖出或卖出后买入同一交易品种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 5 个交易日)和实名制的要求进行整
泛亚:理性是平复危机的良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