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小儿推拿讲义目录
第一章 概说 ………………………………………………1
一、推拿的起源 ……………………………………………1
二、什么是推拿疗法 ………………………………………1
三、推拿学派 ………邪,促进机体的自然抗病能力,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由于采用手法上的不同,可分成人和儿童推拿两种。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由于推拿疗法经济简便,易于掌握,没有痛苦,疗效又高,符合多快好省的要求,更适合广大工农兵群众的需要,因此值得大力推广普及。
三、推拿学派
历代医家,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许多心得体会,因而逐渐形成了许多学派。有的专用于正骨,医治外伤;有的着重治疗内科疾病;有的专施治小儿。
这里主要介绍,青岛市立中医院小儿科的治疗经验。其特点是,只运用左手各部穴位以代替全身的推拿,取穴简单,疗效迅速,可免脱衣解带的麻烦,小儿易于合作和接受。
第二章 推拿手法
一、什么是推拿手法
推拿手法是医者的双手,在患者身上某部及穴位进行用不同的操作方法,或清(泻)、或补、或清补兼施等手法,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开脏腑之闭结,扶正祛邪之治疗目的,即称手法。
医者在操作时,必须手法稳定,穴位准确,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二、穴位分型
人体各部穴位,一般分点、线、面三种类型。
1、点型:
人体某部位或经络穴位,采取揉、拿、点、捣等手法称为点型。如小天心、二马等穴。
2、 线型: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人体某部位的二点中间的连线,这个长型的穴位,采取用推、打、提、捏等手法,称为线型。如大椎、天河水、六腑等穴。
3、面型:
人体某部或经络穴位(面积较大的穴位)采取推运的手法,称为面型。如八卦、板门等穴。
三、推拿手法
常用手法有:推、拿、揉、运、捣、掐、分、分筋等八种方法。
1、 推法:
医者用左手托着患儿之左手,医者用右手拇指或食、中指罗纹面,在患儿
某部穴位,凡向前推动,行于直线,不可歪斜,统称为推法,多用在线型穴位上。
推法:?????——推向指根(向心性为补)
(泻法)——由指根推向指尖(离心性为清)
——由指尖至指根,来回推之(往返都为清补)
一般规律如此,也有例外者如推天河水穴。
例如:推天河水、肝穴、脾穴等。
2. 拿法
医者右手拇指二指,同时相对用力,拿按患儿的某一个穴位,称为拿法。为强刺激手法之一,多用于急救。一般用于点型穴位,例如缓解痉挛拿列缺穴。也是儿科推拿的辅助手法之一。如推拿结束拿威灵,精灵。
注意:要松紧适宜,用力要柔和。
3. 揉法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医者以拇指或食、中指罗纹面,按在患儿某部穴位上,做左右平衡旋转揉按叫揉法,多用在点型穴位上。
例如:揉二马,外劳宫等穴。
4.运法
医者以左手托患儿左手,以右手拇指或食中两指拼拢的罗纹面,由某穴作弧形或环形,推运至他穴称为运法。多用于面型穴位。
例如:运八卦、运水入土等到穴。
5.捣法
医者以左手托患儿左手,以右手食指或中指屈曲,以屈指关节背面捣(打)在穴位上,称为捣法。
用于点型穴位,例如:捣小天心。
6.掐法
凡用医生指甲,在穴位上掐之,使产生酸、麻、胀感称为掐法。例如:拇食二指相对用力掐五指节。
7.分法
医者两手拇指从选定的穴位上,向两侧分推,叫做分法。
例如:分阴阳穴。
8.分筋法
医者右手(或左手)在患肢做左右扭转捏拿等动作,以达到舒筋和血的疗效,适应于肢体瘫痪等症。
以上推拿八法,适应于小儿常见疾患,其他手法,不多赘述。
附:提捏手法
两手半握拳,以食中两指,将患者皮肤用力提起,作连续不断的灵活动作,叫做提捏手法。例如:提捏大椎穴。
四、推拿次数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推拿的速度,每分钟200次左右。一次治疗,每个穴位需要2000——3000次,大约需要10分钟到15分钟。推拿次数与年龄、病情成正比例。年龄大,病情重的推的时间宜长,手法宜重。婴儿或病情轻者,推的时间宜短,手法宜轻,一般推一次约需30分钟,每日一次,重症可一日二次。
五、注意事项
1.医者必须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认真学著作,以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施术前要备好滑润剂(如滑石粉等)要洗手,修短指甲。
3.推拿室要保持一定温度,不可过凉过热,空气要流通。在严寒季节,医生双手不可过凉,以免使患儿产生惊惧,造成操作时困难,治疗后要注意避风,以免复遭外邪侵袭,加重病情。
4.患儿的姿势要适宜,在操作时先施行一些不易引起患儿恐惧和哭闹的手法,力求合作,然后再作较为痛的指法,如提捏大椎。
小儿推拿讲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