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传统戏剧
一、缅甸戏剧的起源
缅甸是一个佛教国家, 佛教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可以说缅甸文化就是佛教文化。 缅甸传统戏剧源于佛教祭祀活动和精灵崇拜,这一说法有些偏颇, 只能说佛教祭祀活动中的音乐舞蹈比较晚, 但是具有戏剧元素的东西在很早以前就开始发展了,前面也说到它源于宗教仪式和神灵信仰。在公元 1257 年蒲甘王朝覆灭,缅甸国内战乱不断。虽然王朝覆灭,但是宗教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已经深入人心,根深蒂固,宗教持续在民间传播。 为躲避战乱, 僧侣学者把注意力转到文学领域。人们把多对佛教的热情投注与文学创作中, 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文学有进一步教育了人民, 是的人民多佛教的熱情更加高涨。结果,在乡间节日和公共欢庆的日子里,人民转向他们信仰的佛教中寻求娱乐和消遣。 于是,从佛陀生平和佛本生故事中提取出来的经典故事被加以描写并一幕幕的在上演的历史事
迹表演形式诞生了。
历史事迹表演的目的是为了大众娱乐,它包括幽默、搞笑、
愚弄的因素。 期初的人物设定是没有一个具有幽默性的, 这主要是因为这些故事都是取自佛教故事, 出于对佛教的尊重和维护佛教的神圣庄严的形象, 于是引进了丑角, 缓解在表演是冲突与尴
4 / 8
尬。在这里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丑角就是一个 “和事老 ”的角色,
佛教故事的神圣庄严和大众娱乐消遣需求之间冲突的和事老。
丑角跟真正的故事没有实质上的联系。 在本生故事里面坏蛋
是再三企图伤害佛陀的逝婆达前世的化身, 这一坏蛋很快被滑稽
化,成了一个幽默的受人欢迎的角色。
(二)丑角的设定
丑角的角色设定一般都是男性, 极少会出现女性。 他作为表演的外加角色, 被安排成主人公侍从。 丑角从一出现就很受观众们的喜爱,所以即使是到后来那些伟大的剧作家的剧作在陆陆续续上演的时候,他仍然继续作为一个外加的角色在表演中出现。
他实际上与这出戏没有任何的关系, 是戏外的。 当某出戏在表演
时,他无法干扰和阻止这出戏的推进。 他在表演正式开始前说开
场白,自导自演和开玩笑。 有时他会介绍这个故事的梗概和背景、
提供戏队的基本情况。 故事表演到中场时, 他会出现来补充自己
的戏份、给自己加台词、 编造笑料等等以一种插科打诨的形象来
活跃现场,娱乐大众。丑角是戏队里最有特权的演员,因为只有
他可以嘲笑和讽刺一切事和一切人而没有罪过, 反而会受观众们
的喜爱。
四、丑角的设定及作用
(一)贡榜王朝后期, 音乐和舞蹈都得到了较大发展, “宫廷阿迎 ”渐渐发展成为以女子独舞为主的表演形式:一般是一个女
5 / 8
主角表演,几个男丑角插科打诨;也有两、三个女演员交替演唱跳舞的。演出时女主角身穿艳丽的宫廷服装,肩披纱巾,发饰鲜花;男丑角身着长筒裙和缅式外套,头扎岗包。表演时先由男丑角登场,以对口词相互取逗,然后邀请女主角出场。女主角应邀来到台前,向观众施礼,自我介绍,节目,然后踩着乐师弹奏的乐律边唱边跳,舞步时时慢,舞姿优美轻盈,并不时插白与丑角逗乐。女伶歌舞一
缅甸传统戏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