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摄氧量和个体乳酸阈
第1页,本讲稿共36页
一、相关概念
1、需氧量:
2、摄氧量:
3、最大摄氧量:
为供应能量,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氧化能源物质所需要的氧的量。
人体实际摄取并利用的氧的量。
人体单位时间内摄 200 100 160
运动员 190 160 170
第19页,本讲稿共36页
组织摄取和利用氧的能力可以通过动-静脉氧差,即动脉和静脉血当中氧的浓度差异来计算。例如:
VO2 = 心输出量×动-静脉氧差
安静时心输出量 = 5L/min
动-静脉氧差 = 50ml O2/1L血液
VO2 = 5L/min × 50ml O2/1L = 250ml/min
第20页,本讲稿共36页
事实上,肌肉从血液中摄取氧的能力是由肌肉中毛细血管和线粒体的含量决定的。有计划的耐力训练可以使二者都得到增加,最终使得在GXT的后期肌肉从血液中摄取氧的能力增强。
第21页,本讲稿共36页
如上所述,静态生活的人通过耐力训练而使最大摄氧量得到增加,这一效果的获得有50%应归因于最大心输出量的增加,那么另外的50%则来自于动-静脉氧差的增高。
第22页,本讲稿共36页
3、影响最大吸氧量的因素
1)训练和遗传因素
一般情况下,通过有计划的耐力训练可以使VO2max的值增加5%~25%。在这一范围内其变动的大小主要依赖于个人初始的体质水平 。
现已证明,在具有极高水平VO2max的优秀耐力项目运动员当中,有大约40%左右的人表现出拥有功能强大的心血管系统的遗传倾向。因此,要期望一个VO2max的值在40ml/kg/min左右的普通人通过训练达到优秀耐力运动员的80ml/kg/min的水平是不现实的。
第23页,本讲稿共36页
2)测试类型
就受试者平均而言,最大有氧能力的值随测试运动项目的不同而有所差别。最高值是在递增坡度上坡跑的GXT当中测得,递增速度跑的GXT当中所测得的VO2max的值会比前者低4~6个百分点;而使用自行车测功计进行GXT所测得的VO2max的值将比上坡跑低出10~20%。若受试者使用上肢测功计运动到力竭,所测得的VO2max的值甚至达不到使用下肢运动时所测值的70%!
第24页,本讲稿共36页
与最大有氧能力测量值的变异性有关的知识对于恰当地制订运动锻炼计划是有帮助的,它可以使我们掌握在进行不同形式的运动时所应达到的目标心率。在进行任何给定负荷的亚极量运动时,以上肢工作为主的运动所引起的大多数生理反应,例如心率、血压、血乳酸等,都会明显高于以下肢工作为主的运动。
第25页,本讲稿共36页
3)性别和年龄
一般女子VO2max的值大约比男子低15%左右,这种差别在20~60岁的年龄阶段中都存在。
在大多数人,VO2max的值表现出随年龄的增加而递减,速率为每年下降1%左右。事实上,有证据显示,始终坚持运动保持合理体重的人VO2max的年龄下降趋势可以减缓至通常情况下的一半。
第26页,本讲稿共36页
二、个体乳酸阈
1、概念:
在GXT进行的过程中,处于开始阶段较低的运动负荷时,机体很少甚至不产生乳酸。随着强度的不断增加,会出现这样一个临界点,这时乳酸迅速大量产生,血乳酸浓度出现突然性增高。在此时的运动强度被称为乳酸阈,也曾被称作无氧阈。
第27页,本讲稿共36页
乳酸阈与个体乳酸阈
1.乳酸阈:人体在渐增负荷运动中,血乳酸浓度随运动负荷的渐增而增加,当运动强度达到某一负荷时,血乳酸浓度急剧上升的开始起点,称为乳酸阈。** (要点:临界点 、4 mM/L 、最大吸氧量的60- 80%)
2.个体乳酸阈 在渐增负荷运动中,血乳酸浓度激剧上升的开始起点并不都是4 mM/L,~ mM/L之间。因此,此时的拐点也称为个体乳酸阈。
3.最大吸氧量利用率%(%VO2max)最大摄氧量实际所利用的百分比称为最大吸氧量利用率%。
第28页,本讲稿共36页
运动负荷
血乳酸
乳酸阈
4mmoL/L
第29页,本讲稿共36页
氧亏和运动后过量氧耗
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并不能立即就增加向肌肉的氧供应来满足通过有氧途径合成ATP的需要。当运动开始后到他的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能够向肌肉输出适当数量的氧气之前这段时间里,由磷酸原系统和糖酵解系统提供合成ATP所需的能量。在运动开始的这段时间内所“缺少”的这部分氧量称为氧亏。
第30页,本讲稿共36页
人在进行亚极量运动时,机体对氧的摄取量会稳定在某一水平,此时摄氧量的值代表
最大摄氧量和个体乳酸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